第(1/3)页 一曲毕,鸦雀无声。 孙山疑惑地看着大家,此时此刻不应该给些掌声吗? 他演奏得那么余音袅袅,绕梁三日,不给点掌声怎么也说不过去? 孙山对于自己的二胡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满脸笑容地期待地看着大家。 桂哥儿看了看四周,怎么没有人鼓掌呢? 想着要不要做托儿,说几声好呢?好似这么做很出格,能被人一眼看穿,桂哥儿有点犹豫了。 孙定南定定地看着孙山,他知道他们的山子读书很棒,但不知道拉二胡也那么棒。 果然是他们孙家村的山子,才貌相全,才华洋溢。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山子将来有一天因为某种原因落魄了,去街边拉二胡也能养家糊口,不像他们这些人只会蛮力,除了做苦力,再也找不到其他营生手段了。 等了好一会儿,里三圈外三圈的观众猛然地拍起掌声,从窸窸窣窣,到连绵不断。 有不少人高喊着:“好,拉得好,拉得我们的热血沸腾。” 举人老爷们也反应过来了。 老乡陆语鸣略显激动地说:“孙二胡不愧是孙二胡,果真拉得一首好二胡。百闻不如一见,今日见到,陆某三生有幸。” 陆语鸣一直听说孙山能拉得一首好二胡。 开始听的时候只想笑,心里有点鄙夷地认为孙山是在乡间长大,跟乡下人学习的,乡下人最喜欢走街串巷拉二胡卖艺为生,实在难登大堂之雅。 不过昔日同窗信誓旦旦地保证孙山的二胡技艺非常独特,而且独特不在二胡上,而是在曲子上。 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 同窗都说孙山虽然年纪轻轻,但他的二胡仿佛拉了一生。 陆语鸣好奇不已,想不到今日有机会一睹孙山的二胡演出。 结果孙山拉完后,自己完全被他的曲子震撼住了。 同窗说得没错,孙山二胡的技艺好不好,他不知道,毕竟他又不是二胡专业师。 但拉的曲子绝对是妙妙妙。 站在八镜台上,眺望着章水与贡水想汇聚成赣江奔腾不息地往前涌去,再听一曲奔腾不息的曲子。 此情此情景,好一幅人间美景。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