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洪秀才听到孙山高中这消息,不由地恍惚起来。 当初考上秀才后,洪秀才想着自己将来不久会考上举人,会考上进士。 之后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可一次又一次的落榜,让他心灰意冷。 看着家里没有因为自己成为秀才,生活变得比以往好,甚至还更差。 洪秀才心一狠,决定放弃科举这条路。 很快凭借着秀才的身份先在县学谋到一份工作,看到一群学生走他以前的路,甚至比自己走得更差,洪秀才不由地绝望。 黄阳县的教育资源真的太烂了,除了他和当年的同年洪秀才外,再没有人考上秀才。 洪秀才又心一狠,从县学走出来,自己开学堂。 他考不上举人,考不上进士,他就不信自己的学生考不上。 于是洪秀才开始他长达几十年的教书生涯。 洪秀才一边教书,一边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教出举人,进士的夫子。 之前在县学干活,觉得县学的教学方法不行,然后根据自己“如何成为一名秀才”的学习方式来教书。 还时不时到府学那边进修。 可教啊教啊,怎么一直都教不出秀才,洪秀才又再度绝望了。 家中的子女在漳州府做买卖,赚了一些钱,让他不要教书,好好安度晚年。 洪秀才哪里甘心! 他成为不了举人,进士,他把前半生的奋斗目标转移到学生身上,一日教不出举人,一日教不出进士,一日不退休,直到他教不动为止。 不,就算他教不动,也让他的学生接替他的教书生涯,替他完成夙愿,好让“家祭无忘告乃翁”。 洪秀才每天兢兢业业地教书,还时不时鼓励自己不要泄气。 教啊教啊,后来遇到孙山。 粗看一眼,孙山这小子,长得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矮矮瘦瘦,脸上无三两肉,眼睛还眼白多过眼黑,奇形怪状,没一点贵气。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