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时空科技公司-《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2/3)页

    周易这才明白,说道:

    “结婚的过程还真是多呢。”

    杨老师说道:

    “当然,结婚本来就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但是这也足够考验双方的耐心程度。”

    周易说道:

    “后面的请期和亲迎我想我是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杨老师笑着看着周易,说道:

    “那你说说。”

    周易说道:

    “请期应该就是双方商定黄道吉日成婚,亲迎就是现在的迎亲嘛,迎书也是迎亲的时候交给女方家里。”

    杨老师笑着说道:

    “没错,在结婚吉日,新郎会穿着礼服偕同媒人、亲友亲自往女方家里迎娶新娘。

    新郎在到女方家里之前需到女家的祖庙行拜见礼,之后才用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

    随后才在男方家里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

    小镇并不大,半个小时就能走完。

    周易与杨老师一起在菜市场买完菜,田一光也没来。

    杨老师说道:

    “看你朋友一时半会也不会来了,要不去我家里吃午饭?尝一尝你师母的厨艺?”

    渝州主城中心到偏远山区小镇,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到的。

    加上采买礼物,一时半会是到不了的。

    周易看了看时间,发现才9点钟,便说道:

    “那就打扰一下杨老师了,我猜他们10点半之前肯定会到的,

    到时候去夏雪家里吃午饭?”

    杨老师看到周易坚持,便说道:

    “好,今儿个随你。还想跟你喝两杯呢。”

    周易说道:

    “去夏雪家里也可以喝两杯的。”

    结婚乃是人生大事,更何况是青梅竹马,两心相许,情深义重,自然是马虎不得。

    周易又陪杨老师去逛了逛原来的牡丹小学,一路上杨老师没有怎么说话,更多的是看着学校。

    工作了一辈子的地方,其中蕴含的感情是无法估量的。

    就当周易与他老师回去坐了没多久的时候,

    田一光就带着人飞来了牡丹镇。

    一个贫瘠的小镇平时连好一点的车都难以见到,更别说多架直升机。

    哪怕是山上在修建学校,但是也没有同时出动过五六架直升机。

    这让整个小镇的人都在在议论是什么人。

    这个时间点,去工地的可能性很低。

    而且一般运往学校工地的材料都是大型货车送,而不是直升机。

    倒像是私人直升机。

    杨老师的孙子大声喊道:

    “爷爷,周哥哥,快来看,好多的直升机飞往了小学的操场。”

    正在看电视的周易与杨公辟听到小孩这么说,周易笑道:

    “杨老师,还不到十点,他们就来了,就是不知道他们买的东西对不对。”

    杨公辟说道:

    “走,出去看看,你提前跟你准岳父岳母说了吗?”

    周易说道:

    “我刚刚给他们打了电话。”

    “那就走吧。”

    杨公辟说道。

    “爷爷,我们也要去。”

    杨公辟瞪了一眼,班主任的威严瞬间释放出来,让原本想要跃跃欲试的孙子瞬间闭嘴。

    “爸,您带他去玩玩嘛。”

    杨公辟的儿子也说道。

    周易说道:

    “带小家伙去玩也没事啊。杨老师不如?”

    杨公辟说道:

    “不带,自己在家玩。小孩就不能太宠着了。”

    不多时,周易与杨公辟走了出去,

    杨公辟一边走一边说道:

    “看时间,周易你也要结婚了,我作为过来人给你一个我的看法。

    以后结婚了,如果有了孩子,最重要的始终还是另外一半,而不是孩子。

    我这些年也看了不少古今中外的文化典籍,西方文化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点,

    他们始终认为伴侣的重要性永远大于孩子。”

    周易说道:

    “我记住了,杨老师。”

    杨公辟一边走一边跟周易说道:

    “孟子当初那句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被很多人曲解了,前半句的意思是不孝顺的方式很多,

    而后半句的意思是指后代没有尽到应该尽到的责任最大。”

    周易闻言倒是有些惊讶,长期研究理科类方向,对于文学知晓很少,

    自己这位60多的班主任,思想还是挺潮流的。

    不一会,周易与杨公辟就到了小学学校的操场。

    田一光看到周易立马说道:

    “哈哈,周神,你牌面拉满啊,我们本来找不到停的地方,跟市教育衙门那边一说就直接让我们停在了这里。”

    周易说道:

    “东西买齐了吗?”

    田一光说道:

    “当然,虽然手忙脚乱了一阵,但是还是买齐了。”

    周易说道:

    “买齐了就好,有哪些东西,这位是我的老师杨老师,这位是我即将成立的公司的执行总裁田一光。”

    周易简单的介绍了一下。

    二人相互打了一个招呼,然后留下一张名片之后,杨公辟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