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一种理论上的新电池-《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1/3)页

      周易看着他们齐刷刷的看着自己,也十分尴尬。

      自己只是为了预测地震而顺手而为之。

      没想到这群人这么激动。

      这地球动力学这个领域能够来的人基本都来完了。

      周易接过郑院士递过来的麦克风,说道:

      “诸位,其实我真没想要深入研究地球动力学,当初真的只是顺手而为之。”

      周易话还没说完,在场之人全部哗了一声。

      顺手玩玩,就推翻了旧制,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祖师爷?

      您是真的不顾及我们的感受啊。

      众人想着在周易这么大的时候还在决定要不要继续深入这个方向呢。

      结果人家已经是这个方向的鼻祖。

      周易见场面安静了下来,继续的说道:

      “所以大家也别期待我继续研究这个方向了,不过有一点可以给大家指出来,

      暗物质与暗能量是肯定存在的,所以我说的那个几个研究方向肯定是有前途的。

      当然可以尝试一下研究如何利用地震波,这是一个及其具有潜力的方向。

      到时候恐怕会成为这个行业的顶级祖师爷。”

      周易先是肯定了这个学科的可行性,然后画了一波大饼,

      为的就是想要有人往地震波转化为可能能量这个方向走。

      在场之人有年纪大的老年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

      也许中老年人难以忽悠,但是年轻人比较好忽悠。

      要真有这方面的打算,未来直接喊来渝高院读博就可以了。

      或者做出了巨大的科研成果,直接高薪聘请。

      周易提出多个地球动力学可发展的方向之后,便起身离开,回到了数学报告厅。

      此刻沈一羽与张渡缸正在接受国际同行的提问,

      每个教授的问题都十分的叼专,但是二人还是见过了一些大场面。

      虽然看起来紧张,但是还是有条不紊的一一的回答了众多国际数学同行的提问。

      周易看着他们的样子,十分满意,虽然稍微有些青涩,

      但是还年轻,假以时日,必然是能够成为某个分支的明星数学家。

      一旁的丘成桐对着周易说道:

      “你这几个学生不错,有一点当初黄金一代的味道了,比起当初黄金一代可能还要强一点,

      他们才24岁?”

      周易说道:

      “差不多。”

      一旁的孙崧立马说道:

      “周教授,丘先生,徐城阳22岁估计还在跟着某田读硕士呢,简直是我们师门的耻辱。”

      丘成桐没说话,周易也没说话,徐城阳忍不了了,冷笑道:

      “呵呵。现在我们水平也差不多嘛,你还没拿菲奖呢。”

      孙崧是科大少年班出身,读博士的年龄比徐城阳要早很多,20岁就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数学系读博了。

      孙崧看了一眼徐城阳说道:

      “呵呵,两年后就见分晓。”

      二人言辞总是剑拔弩张。

      周易打着哈哈说道:

      “回文数猜想而已,不值一提的数论猜想,我都懒得去研究,没啥含金量。”

      三人:???。

      虽然知道你喜欢说骚话,但是也别这么装啊。

      24岁很了不起了。

      在周易身后的张家辉说道:

      “嘿嘿,周老师,我也想毕业证明个数学猜想。”

      周易身边的不少数学家一脸呆滞的看着周易师生,

      你周易这么年轻就算了,整个师门毕业要求都是证明某个猜想?

      他们24岁的时候,大部分还在读书,你带的徒弟都已经开始独立解决数学猜想了?

      能够在某些猜想取得重大的突破都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

      还证明。

      周易师门真的变态啊。

      周易对着新收的两个徒弟说道:

      “好好学基础,有足够多的数学知识储备,才能有能力解决一些数学猜想。”

      “好的。”

      上午是关于回文数猜想的报告会,下午周易还要去参加物理与化学方面的报告会。

      吃午饭的时候,夏雪对着周易说道:

      “易哥哥,我要回水木大学了,写的书已经投了出去,也不知道会不会被接收。”

      周易忧心忡忡的说道:

      “要不先发科研助手创办的杂志社?我看了你写的小说,不一定能够发表出去。”

      夏雪轻轻说道:

      “先不传吧,快的话暑假我就可以博士毕业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