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要不去渝高院请周易教授?-《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2/3)页

      “好好念书,未来好好回报社会就行了,

      这是周易院长当初在新生开学典礼上告诉我们的。”

      “恩。”

      而此刻周易正在渝高院航空H天所接见一众核心人员。

      “周院士,月球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实现载人飞行并登陆月球需要进入奔月轨道的全部载荷达到50~100吨级,

      当初在2022年,我国目前最大的运载火箭受起飞规模、动力系统性能、结构效率等制约,奔月轨道运载能力仅为8.2T,

      需要的发射次数过多,任务适应能力不足,且不具备载人飞行能力,无法满足载人登月的任务需求。”

      周易看着这位头发花白的院士说道:

      “那是八年前的事情了。”

      张院士说道:

      “是啊,那是八年前的事情了,之后我们根据技术的不断突破也不断的设计出了新的登月火箭。”

      周易说道:

      “这些年我也没有具体了解过,你可以给我先介绍一下。”

      张院士说道:

      “之后在第六代战斗机发动机突破与新的遥控技术与通信技术突破之后我们有了新的想法,

      设计出了一款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采用三级半构型,总长约为90m,

      捆绑2个与芯一级基本相同的助推器,起飞重量约为2200T(不是运载重量。),

      这种火箭由箭体结构系统、电气系统、发动机系统、增压输送系统、地面测发控系统和发射支持系统组成。”

      周易说道:

      “是不错的突破。”

      张院士说道:

      “是的,新一代载人登月运载火箭奔月轨道运载能力达到了27T,算得上质的突破。

      不过我们刚刚设计出来,就听闻周易院士带着人研究可控核聚变,

      所以我们准备制造的火箭就搁置了下来,一直等待周易院士这边的技术突破。”

      周易说道:

      “没想到还有这件事情。不过等我们这边核聚变小型化突破是明智的,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设计出运载能力更大的飞船,还能节省一大笔钱财。

      甚至一点失误都不会有。”

      张院士说道:

      “是的,我们现在准备安装五台2*2*4m,电功率100MW的小型核聚变发动机。

      到时候运载能力能够轻松达到上百吨,

      只是电推力的加速度爆发力暂时可能不如传统燃料,但是其在宇宙之中能够达到的速度是传统燃料不能够达到的。”

      周易默然,这肯定的,燃料怎么都有耗尽的时候,

      然而核聚变发动机则不会有这个问题。

      储存的氘氚够多,一百年都可以生活在太空之中。

      而且核聚变发动机,可以让整个飞船轻松控制加速度的增大与减少。

      张院士说道:

      “有了核聚变发动机我们很多技术甚至都可以不用做了,比如分离机构技术等,

      虽然这些技术我们早就已经突破。”

      周易想了一下,说道:

      “这种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没啥用处,但是对于其余国家来说,可能是巨大的革命性的突破。”

      说道这里,周易朝着他们眨了眨眼。

      “周院士的意思是贩卖给其余国家?”

      周易说道:

      “等我们在月球建立好基地,当然可以出售,

      不过飞船的设计现在还是太小气了,

      我觉得可以装载十个核聚变发动机,

      载重能力达到上千吨,方能是史诗级的突破。”

      张院士惊讶道:

      “这这这...这恐怕会让飞船散架。”

      周易说道:

      “当初沙俄第五代战斗机怎么没有散架?

      还不是他们的数学家通过最为精确的计算,把控好了飞机每一个地方的最大受力程度。

      现在我们的数学家可不少,加上材料上的突破,完全可以进行建模计算,不过就是要晚上几个月登月罢了。”

      当初熊酱为了应对鹰酱的第五代战斗机,

      可谓是举全国数学家之力,每一个零件的受力情况都算进去了。

      要不是数学基础深厚,当初遗留的数学底蕴强大,根本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现在周易准备做的事情,跟当初的熊酱也差不多。

      不过是从第五代战斗机变成了初代版本的宇宙飞船。

      “那我们也试一试吧,到时候不外乎就是多用一些经费罢了。

      周院长你主持这件事情,渝高院的经费肯定要往这个方向倾斜才对。”

      张院士简单明了的说道。

      实验无所谓,钱到位就行了。

      要怎么搞,大家都听你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