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擒王之计-《虎贲郎》
            
            
            
                
    第(1/3)页
    四月二十二日,天有大南风,船队自绛邑渡津起航。
    旗舰装饰五色旗幡,满帆而进。
    天子站在雀室之上,观看后方百余艘扬帆运船,抬手扶着护栏。
    借助大南风,三千虎步军乘船而行。
    徐晃所领河东骑士营也乘船赶路,算上陆路行进的千余义从骑士,这次赵基出兵六千。
    绛邑城墙上,皇后伏寿观望大军北上,
    强风吹刮,仿佛有一股力量想要将她推下城墙。
    她抬手扶着女墙垛口,见船队次第扬帆,鱼贯而行。
    忍不住长舒一口气,以后到底去不去雒都,就要等巡视太原完毕才能知晓。
    两三个月的时间,足以证明她们的清白。
    上游平阳津,贾逵在渡津处等候。
    从匈奴各部赎回来的男女、孩童正向平阳五县迁徙而来,理论上来讲他们是赵基赎回来的部曲。
    掌握实用技术的丁壮对匈奴各部来说是重要的财富,并不会直接释放。
    贾逵要做的就是重新分配这些人口,让他们去耕种五县最好的田地;统计人口信息,将被扣留的那部分技术人口挖回来。
    如同白地一样的平阳五县,不存在任何的施政阻力。
    此刻,望着下游推来的庞大船队,贾逵已经察觉赵基想要干什么。
    可他无力阻止,也不想阻止。
    这是最快解决河东、太原纠纷的手段,太原人不服河东人很久了。
    一支小型舰队抵靠在平阳津,赵基下船,对贾诩拱手:“文和先生,还请登船。”
    “好。”
    贾诩应下,与来送别的贾逵告别,赵基搀扶着登船。
    贾诩身体硬朗,只是比较享受赵基搀扶的过程,随后就是其他五位公卿。
    本来想留着他们在平阳修复尧帝陵庙,但太原这里想要布置一张大网,还需要这些人出面,尽可能将那些老家伙钓出来。
    五位公卿这段时间在尧帝陵身体力行,此刻气色极好,走路都不带喘气的。
    更不需要赵基搀扶,踩着木板快速登船。
    赵基则与贾逵告别,站的很近,赵基详细嘱咐:“梁道兄,吕梁山各处匈奴多已归顺,右贤王已占据蒲子城,六月时会祭天重立右部王庭于此。所以又要劳烦梁道兄,遣人恢复蒲子、北屈二处县邑。我们不去经营,几十年后,这里就成了匈奴人的祖宗故土了。”
    赵基在十五日时已仓促完成冠礼,取字元嗣,并受封平阳侯,食邑七千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