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郭图之忠-《虎贲郎》
            
            
            
                
    第(1/3)页
    九月初二日,袁绍进驻黎阳。
    前部都督沮授移镇上游淇水口,窥伺南岸延津。
    但双方只有使者往来,赵基没有向北岸派遣斥候侦查,袁绍也没有向南岸派遣侦查部队。
    河北本身就到了总动员的时刻,不管是救援曹昂,还是救援青州,又或者与公孙瓒再次交锋,都需要总动员。
    北方秋冬季节里,你不打仗也没事做。
    抵近黎阳,袁绍患得患失的毛病又犯了。
    辛毗作为一个颍川人,又有杀兄血仇在,他肯定是先射箭后画靶子。
    如果辛评死在乱军之中,辛毗为了家族长远,也不会把这桩血债挂在赵基个人头上。
    可赵基是在两军阵前,依靠蛮力投掷袁熙的官印,砸死了辛评。
    所以辛毗必须复仇,这关系家门声望,也关系着家族凝聚力。
    在感情上、舆论里他必须敌视赵基,并积极复仇。
    辛毗必须鼓动袁绍出兵开战,在这个大前提下,他自然能找到很多开战的好处。
    而这些好处,明显让袁绍动摇了。
    更为关键的是,赵基一口吃掉了十余万的曹军家眷,河北人、外州人都动心了。
    招纳曹军残部入河北,那曹军短期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虽然大家都很馋,但没有过硬的理由,是不能兼并、瓜分这部分人口的,最多就是商业手段榨取这些人的财物。
    然而现在这大部分人口沦为了赵基的俘虏,河北击败赵基的话,那就是这些被俘人口的解救者。
    会获得这些人的本能好感,也能进行更合理的分配,各家都能壮大。
    各家壮大,等于袁军集体壮大。
    唯一的问题,就是该怎么击败赵基。
    偏偏这个时候,负责青州方面的逢纪也写信过来,力劝不要与赵基开战。
    打败赵基并不关键,关键的是能不能打死赵基。
    打不死赵基,赵基为了挽回失去的威信,肯定会不断纠集部队,反扑袁军。
    那这样一来,袁军主力还怎么救援青州、压制孙策?
    如果主力被赵基拖在河内、东郡沿线;青州方面得不到增援,取舍之下肯定会依附孙策,加速孙策的兼并、壮大。
    到那个时候赵基在西,孙策在东,而冬季时公孙瓒起兵于后而来……这该怎么办?
    逢纪作为一个北海人,虽然也是外州士人之一,可他必须考虑青州方面的利益。
    保住青州,冀州才有压制幽州的机会。
    否则以袁氏之强,必然会遭到各方有默契的拉扯、围攻,直到被活活累死。
    逢纪甚至说服了郭图,以郭图作为中枢代表,反复向袁绍陈述与赵基开战的恶果。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