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仰慕德行-《虎贲郎》
            
            
            
                
    第(1/3)页
    赵基返回晋阳城时,先期解散的裴秀、张纮以及许多将校已先一步抵达。
    虽然不喜欢形式化的东西,可很多必须通过形式化进行宣扬。
    从晋水中桥向北直通临晋门,道路宽三十余步,是今年新夯筑而成的硬化路面。
    赵基乘战车而行,道路两侧是披甲盛装的虎步兵、晋阳国兵。
    虎步兵依旧是汉军装束,而晋阳国兵暗紫色军服外也是与虎步军一样的两裆铠,然而铠甲之外是对襟罩衣。
    因天气转寒,用的是细毡质地的短袖毡衣,整体染成暗紫色,就领口、衣襟、袖口刺绣绿色花纹;衣摆垂挂装饰褐黄丝绦。
    背后又是赤边烈日刺绣,再算上其他一些细微装饰、配色,晋阳国兵的罩袍堪称五行、阴阳齐备。
    主色是赵氏的紫色,这种紫色也非赵彦、赵基首创,而是赵氏的族群象征色彩。
    赵国就是紫色,三家分晋时韩魏是姬姓,使用姬姓火德赤色旗号即可,可韩国推演自身为青色木德,为的是更好的扶助姬周火德。
    赵氏为了宣扬对姬周的忠诚,就用了火木德,以示以木助火匡辅姬周火德之忠诚。
    于是赵氏宗族内部崇尚水德黑色、金德白色的同时,军服、旗号用七红三青构成的紫色。
    德行这种东西,赵氏立国之初是一套说法,后期形势变化,话语权、立场也会变。赵氏的特色就是灵活善变,并不拘泥于固定的配色。
    但紫色,与赵氏有着一定捆绑。
    就如袁氏兄弟,麾下军队旗号配色就会采用土德黄色为主。
    五德配色这种时期,春秋是一种,战国又是一种,秦定天下后又是另一种。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但此刻因赵基两次出兵关东打下的威名,以及自身喜好紫袍的形象,已经牢牢与紫色绑定。
    服色变化,这绝不是小事。
    颜色是有等级的,引用五德学说后,又有了特殊的政治意义。
    晋阳国兵全员配紫,本就是一种内部的思想同化。
    认同紫色,那就是自己人;不认同,那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都认同紫色了,也穿着紫色,那你肯定同意联手推翻火德炎刘赤色天下。
    已经不止是晋阳国兵配紫,去年时赵基就给匈奴义从配紫,以区别于赤色的虎步军。
    一年两套军服,在编义从也会分发。
    大量的紫色渲染需求,使得民间也开始流行紫色布帛。
    以至于赵基乘车而行,就见道路两侧围观的百姓男女中许多人衣袍都配饰紫色,但最多的还是布帛褪色后的泛白旧黄之色,或符合冬日的肃杀黑色,再要么是秋季的褐黄之色。
    紫色多是配色,除了军士家属穿戴裁剪后的暗紫色军服外,其实并没有多少人会穿全身紫。
    赵基座下战车缓慢前进,路边民众密密麻麻,都在努力向前拥挤,想要将赵基看的更清楚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