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灭崔-《和离后前夫说他爱我》
            
            
            
                
    第(2/3)页
    隔日,他又送来一封信,同来的还有?一筐鲜桃。
    【郊外田庄里的鲜桃熟了,白里透着浅红,颜色甚好?,香味扑鼻,若是棠棠在此?,见到这桃林鲜果,怕是会像猴儿一样闹着要爬上去亲摘,桉儿定会眼巴巴看着也想摘桃。
    他们摘不到,我选了好?些桃,让人送过去……
    桃林如此?好?,可惜从前未曾与你们同来,待到来年桃花盛开?时,不知能否邀你共赏?我很想你。】
    唐窈目光再?落到最后那行?字上。
    桃子?是郁清珣特地挑选的,送过来的时候已?经不那么新鲜,但味道很甜。
    他日复一日地寄来信件与礼物,明明隔着两千多里的距离,却没有?一日中断。
    唐窈每天读着信,看着礼物,竟渐渐有?些习惯了。
    两千里外,晋京。
    郁清珣是到京十来天后,才收到唐窈送来的解释信。
    信里写了孙淼的事,以及她假借前朝宰相夫妻之?名,将他们和离之?事散播出去,以求天下女子?遇到夫家?不公时,能得自主和离的机会,望他能先做好?应对准备,若对他名声有?太大影响,她会立即叫停传播,并先表达了歉意。
    郁清珣并不在意这点。
    女子?上告公堂求和离,是唐窈先发起,他在朝会上自主承认并推动的变革点,这没触及朝堂上那般人的利益,不会有?太大阻碍,至于?名声……这点事就算传出去,让人误以为他与那胡大一番也不碍事。
    将士们愿意跟着他,可不是因为他对待妻子?态度的好?坏。
    郁清珣思索了片刻,提笔回信,告知唐窈不必畏手畏脚,想做什么尽管去做,还特地表明过些日子?,封郁桉为世子?的旨意会到云州,可借此?大肆宣传。
    胡大与孙淼和离,仅给了两个女儿些许田产嫁妆;
    他与唐窈和离后,世子?依旧是他们儿子?,还趁机将国公府属于?郁棠的那份钱财产业,以嫁妆的名义先移交给唐窈打理?。
    “国公爷,唐御史来信,其余几位钦差已?携带罪状自清河归来,现已?进宫面见太皇太后。”日居进来禀告。
    “嗯。”郁清珣写好?信,唤来亲卫让人将回信送去云州。
    “崔氏那边什么反应,路上可有?遭遇刺杀?”
    “有?,唐御史带兵留镇鲁州,其他几位钦差归来时颇为狼狈,还都受了伤,随行?卫队死伤不少,崔侍中已?被太皇太后宣去紫宸殿……”日居答着。
    郁清珣并不意外,正说话,外头?匆匆进来内侍传话。
    “国公爷,太皇太后请诸相前往紫宸殿议事。”
    紫宸殿。
    这是皇帝私下接见宰相大臣,处理?日常政务的大殿,太皇太后常居于?太慈殿,非朝会日或重?要政事,不会来这宫殿。
    可此?时此?刻,紫宸殿上首不仅坐着太皇太后,旁边还有?小皇帝和太后,下方两则坐着三省宰相六部大臣,以及大理?寺卿和御史中丞等?人,中间空地上,几位前往清河的御史钦差正躬身陈述。
    “……清河县内庶民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未曾出现罔顾国法避税逃赋之?事。”说话的钦差年逾三十,下颌留须,五官端正,身上绯色官袍颜色略深,像染着血迹。
    左右坐着的大臣悄然扫向郁清珣和崔侍中,又收回视线,听着汇报。
    崔家?派系官员提着的心正要放一放,下首躬身说着的御史钦差话语一转:“但清河县周围数县,如贝县、常县、塘庄县等?,乃至整个鲁河府皆官官相护,或勾结巡田御史,以奇端手法隐瞒漏报田地赋税,将原本田赋加之?于?民,使民众苦不堪言……”
    下首听着的官员惊诧,目光如数转到崔侍中身上。
    那说着的御史钦差已?先跪下去,从袖袋里掏出奏章和一本册子?,话语里带着一丝哽咽,“此?乃臣等?冒死从贝县得来的田册,此?上记载与田间事实严重?不符,可恨那崔仲见瞒之?不过,竟想放火烧了县衙账房!臣与李护卫拼死才护得此?册出来……”
    内侍过来,快速接过奏章和田册往上送去。
    太皇太后接过迅速看去。
    剩下的两位钦差御史,也同时呈上证据和调查奏章。
    “……我等?调查田亩赋税时,还曾遭遇数次埋伏暗杀,若非护卫拼死相救,怕是无法活着回来!”
    “岂有?此?理?!”太皇太后看完奏章内容,气得将册子?往下一丢,原本端庄蔼然的面孔显出凝冷怒意,目光刮向崔侍中,“崔懿!你说你崔家?清白无辜,你说你崔家?未曾欺瞒避税,那这什么?这便是你说的清白,这便是你说的无辜!”
    崔侍中已?先扑通跪下,拱手呐呐无可言。
    同为崔家?阵营的官员忙出声道:“太皇太后娘娘,清河县内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未有?隐瞒漏报田税,欺压良民,此?说明侍中有?规劝同族,未曾徇私,定是崔家?其他人隐瞒……”
    “呵!赵大人这话不对,侍中身为一族之?长?,岂会不了解族人秉性?且他身为三省宰相,却连下属族人都约制不了,又如何辅佐圣上治理?天下?古云: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侍中连家?都未齐,何谈治国?!”
    “我看他就是有?意放纵,让崔氏全族纵横乡里,欺压良民,鱼肉百姓,使周围数县百姓苦不堪言!”另有?官员冷道。
    同为世家?出身的其他官员求情道:“侍中战战兢兢为国为民,只是被族人连累,本身并无大错……”
    殿内稍有?争议,崔侍中跪地无言,不敢为自己辩驳分毫。
    “够了!”太皇太后面色冷凝,瞥过跪地的崔侍中,眉心美人痣犹寒。
    “崔懿放纵族人隐瞒田赋,欺压良民,官官勾结,徇私枉法,实不堪为门下宰辅,今先去职待罪,崔家?所有?为官者即刻革职查办!着唐子?规率钦差卫队查封清河崔氏,细究其罪!其余数县知县,乃至鲁河知府、鲁州知州,皆革职查办!严查鲁州各巡田御史……”
    太皇太后冷声下了令,目光掠过崔侍中,“崔懿,你可有?话可说?”
    “臣……罪民无话可说。”崔侍中眼含泪光磕头?下去,“谢太皇太后恩典。”
    崔钰勾结端王之?事他还能反驳二一,但隐瞒田赋之?事却无可辩驳。
    郁清珣动作太快太狠,他根本来不及准备,所有?罪证就已?经被翻出,现只去职待罪,没立即抄家?查办,已?是太皇太后给他脸面。
    太皇太后冷声说完,目光再?扫向下方众人,“诸卿可有?异议?”
    众臣目光转到一直没说话的郁清珣身上。
    郁清珣神情平淡,面上没什么表情,听太皇太后询问,只吐出一字:“善。”
    众臣了然,“臣等?无异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