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些学科,只要给机会,总会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且一旦有一个新技术,普及也特别简单,就是一场学术会议,甚至有时候直接就是一些专业期刊就能让技术传播的好像一夜之间全天下的医生都会了一样。 但有些学科,砸钱砸人,总是感觉钱被人拿去包了二奶,人被时间给搞大了肚子一样,停步不前不说,往往有时候还会倒退。 其中之一就是心脏大血管外科,也就是所谓的在跳动的心脏上修桥补洞,如果还要给这个专业补个BUFF,那么小儿外科,尤其是新生儿外科,就是压轴的大题。 对于这个专业,不说普通医生了,就是尖子生能看懂这道题,就已经相当牛逼了。 心脏外科,真的太难太难了。茶素去往魔都的飞机上,张凡闭着眼睛,但心里是烦躁的。 按说,茶素国际医科大已经目前已经也算国内医学院的顶流了,但张凡一直没遇到合适的心外学生。 不是说学生不惊艳,但总是阴差阳错。 比如霍欣雯,张凡当时就问过,除了普外,还喜欢哪个学科?刚本科毕业的霍欣雯,老早就对胰腺很痴迷,甚至连钥匙链都挂着一个微缩的塑料胰腺,天天拿在手里盘,当时张凡就问过,想不想去心脏外科,霍丫头吭哧吭哧的半天,才说了一句,如果老师非要让我去心外,我也可以,但要是有可能她还是想去普外,你说,你能怎么办? 比如王亚男,天生就喜欢骨科,去吃鹅掌门,吃到骨头,她都要看一看,这是哪个部位的。就这么样的人,她平日里连个听诊器都没有,要用的时候,往往都是顺手从护士手里拿一个随便听一听,只要没有大问题就行! 兴趣本来就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一个医生做到最好,首先他就需要喜欢,不然很难培养出极其优秀的。 当然了也有例外,比如有些大佬,早些年是文科,风花雪夜整两句骚诗,但国家需要,他转头就去搞理工,而且还搞的极其牛逼,可这种人太少太少了,甚至可以说是多少年多少年一遇了。 当然了,这个一遇不是有些不良新闻所谓的千年万年之类的一遇。 而心脏外科,这玩意不光要天生喜欢,还要自己的本钱厚,必须先有一个强大身体,聪明的头脑,还要有稳如老狗双手。 这也是张凡一直以来碰不到合适学生的缘故。 茶素医科大毕竟还是缺乏底蕴的。 飞机降落,十月的茶素已经冷了,上了岁数的人已经套上了大棉裤,尤其是早晚,或者天气阴沉的时候,秋风吹过,就感觉风中夹着冰碴子一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