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听闻他和他祖先一样,学识渊博,对学问有很深的研究,当代读书人对他的崇拜,不亚于孔孟二圣。 大家都想拜他为师,朝廷也想让他入朝为官,不过这老先生,却特立独行,不问世事,一心只想学问。 今天一看,果然有大家风范,怪不得有些纯粹的学者,宁愿不考科举也想拜他为师。 看来武陵王还是挺有面子的,竟然能将这位传说级别的人物请来,实在不容易。 唐小七打量之后,立刻行礼说道:“晚辈见过各位先生。” 众人看着这位能和武陵王并肩而立的年轻人,不免多看两眼。 孔先生最先开口问道:“不知王爷今日请我们来所为何事?” “孔先生先请坐,稍后唐公子会向大家解释。” 武陵王话音刚落,唐小七又对着众人行了一个礼,然后开口问道:“不知各位先生,最近可有听闻有人盖书院一事?” 再做的各位老先生抬头看了他一眼,又抬头看了武陵王一眼,开口说道:“想必,这位就是想要帮助寒门子弟读书的唐公子吧,唐公子此乃善举,老夫佩服。” “不敢当,老先生这样说真是折煞晚辈了。” “王爷今日请各位先生过来,实在是给足了晚辈面子。” “晚辈今日就接着王府宝地,说一说晚辈心中的想法。” “今日请各位千百过来,主要是想请各位先生到我们京华书院来治学。” “以各位老先生的才学,将来定然能为东华培养出一批真正有良心的好官员。” “各位都是博学多才之辈,与其在家闲着,不如挥余热。” “将来等各位先生仙逝之后,在京华书院门前的石碑上,刻上各位的功名牌,流芳千古,也不失为一件美谈。” “薪资待遇方面,各位先生大可放心,书院愿每月出十金作为各位治学的酬劳,虽然各位都是堪比孔孟二圣的名师,不谈铜臭之物。” “但生而为人总是要吃饭穿衣的,此乃人之常情,晚辈不能因为先生们不求名利,就厚着脸皮,一边劝先生们治学,一边又怠慢先生们。” 武陵王见唐小七说的差不多了,便突然插了一嘴说道:“本王也希望各位先生能来书院治学,帮一帮那些寒门子弟,也帮一帮如今满目疮痍的东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