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背嵬军! 陈景和赫然听见“偶像”的名字,鞑子主力才刚从他脸上掠过的身影验证了这个夸张的消息。 啊啊啊! 陈景和感觉自己快要兴奋到窒息。 背嵬军竟然打赢了! 他们凭借东拼西凑的六千人,大胆跑到鞑子主力背后设下营寨坚守,不仅抗住盖州南下的鞑子运粮队,更击败了不可战胜的亲征奴酋! 那不是十万鞑子,而是足足十三万鞑子。 背嵬军仅有六千人就敢跟十三万鞑子硬碰硬,不光如此他们还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是奇迹! 当时所有军民都以为背嵬军踏上了一条绝路,背嵬军却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他们是真的可以在鞑子面前以一当十。 一黑顶五虏已经过时,现在是一黑虐十虏! 相信那些一直鄙夷打压武夫的文官听说熊岳驿大捷,一定大受震撼,并且怀疑胜利的真实性。 越是自恃高贵的文人老爷,越是难以接受自己鄙夷人取得的成就,好似这会破坏高贵者良好的自我感觉。 不过这种怀疑毫无意义,因为金州数千官兵亲眼所见的事实,就是鞑子绕路的最好证明! “哈哈哈哈哈哈!” 一想到背嵬军不仅没有覆灭,反而打出足以震惊朝野的大捷,陈景和就觉得畅快无比。 背嵬军替所有死去的、还活着的辽人都狠狠出了口恶气。 他们不仅打胜一场血战,还有余裕派人乘船前往辽中、萧家关进行下一步战略部署。 谁说辽人就只有东江镇出的三顺王叛贼?谁说辽人就不能酣畅淋漓地斩杀虏寇! 只要鞑子退走数百里,他也能带兵北上驰援背嵬军,与他们一同踏回故土! 要回家了,沦丧十余年的辽东就在眼前! 啊啊啊啊啊! 陈景和简直大脑都在颤抖,若不是周身一群亲兵,他估计要当场舞动一曲庆祝一番。 同样驻扎金州的辽东将士振臂高呼,高举那一面面镶黑的旗帜,围绕着墙头肆意奔跑。 他们一边高呼背嵬军的名字,一边像春天跟着风筝奔跑的欢快孩童。 背嵬军是辽人的榜样!是辽人的英雄!是辽人的未来! 虽然军中禁酒,但陈景和还是忍不住打开一坛与亲兵们浅尝几杯。 他握紧酒杯与亲兵们逐一碰杯,杯中的酒水倒映出亢奋、感动、思乡、苦尽甘来的泪水。 他握紧酒杯一饮而尽,高兴自己抓住了复辽的未来! …… 空旷寂静的养心殿,太监宫女安安静静站立在殿内各处,等待皇帝随时召唤。 眼下已是夜晚,殿内烛火摇曳,火光映出朱由检紧锁的眉头与眼中的怒意。 糟糕的消息一封封发回中枢—— 乞活贼再夺取州县,陕西州县干旱急求赈灾钱粮,两广瑶乱愈发难治…… 即便稳坐豫南的李爱卿再创大捷——他亲率大军跟“长生贼”几番绞肉作战,终于夺回麻城、黄安、黄陂、罗田四县,稳定黄州府局势,也被这接二连三的负面消息所掩盖。 也或许是李都督百战百胜,提高了朱由检对其的期待阈值,收复几座县城已经不能叫他亢奋。他总觉得李爱卿应该能做更多才是。 好像学霸明明能考满分,却停留在九十五分止步不前,老师和家长都不满意。 更糟糕的是闯贼与西贼。 年初再反的西贼愈发势大,近期忽然跳出卢象升编织的包围网,一下子窜进湖广连破数座州县。 常德荣王被杀,长沙吉王跑得快,逃至桂王府暂避这才幸免于难。 朱由检能准许藩王因为不可抗力暂避他处,却不能容忍臣子失陷亲藩。 他当时便下令解除卢象升一切职务,将其逮入京师问罪,命令丁启睿围剿乞活贼的同时,兼顾追剿流窜的西贼。 坏消息之间穿插的旅顺、金州大捷,让朱由检倍感欣慰,起码这天下国事还不算太糟,老天爷给他几棍棒子,总会给他塞一块蜂蜜糖吃。 背嵬军接连取得大捷,意味着大明再多一支可用强兵,朱由检不再只依靠李爱卿一人。 尽管背嵬军也出身黑旗营,但主帅将士之间分割已久,又混杂山东招募的辽人部队,早已消磨黑旗营的痕迹。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是人之常情,背嵬军主帅既然做了“独立”总兵,犯不着腆着脸跑回去给黑旗营做“狗”。 况且背嵬军吃的是朝廷发下的饷银,总该听朝廷的话。 国家出现两部精锐敢战的猛士,形成互相牵制的左右两端,稳住大明上下秩序。 这既是朱家之幸,也是万民之幸。 然而老天仿佛看不惯他朱由检高兴,恶劣消息如同夏日冰雹纷至沓来—— 锦州遭遇奴酋包围,辽南官军突遭伏击溃败,背嵬军踏上生死未卜的官道,而闯贼又再度死灰复燃。 闯贼脱离流寇联军潜伏川北,近日趁着陕南兵力空虚攻破汉中,斩杀瑞王一家。 闯贼利用藩王财富蛊惑奸民,已有精兵三千,胁从两万,正在攻打凤翔府州县。 中原乞活贼未灭,陕南闯贼又重新崛起! 该死! 朱由检暗骂三边总督郑崇俭无能,本想以“失陷亲藩”的罪名将其逮入京师问罪,但转念一想自己最近降罪的督抚有些多了。 驰援锦州的洪承畴也被他降级一等,辽东巡抚更是被他直接罢官,卢象升也还没逮入京师。 他若是继续这般惩治下去,只怕无人可用。 于是他准许郑崇俭戴罪立功,务必在三个月之内平定闯贼,然后配合其他各路官军围剿乞活贼。 批阅完今日的奏本,朱由检郁闷地躺在御座上闭眼养神,时不时发出无可奈何的短叹。 满朝文武尽皆囊括,好不容易冒出黑旗营、背嵬军两部可用之才,却被一帮酒囊饭袋日夜弹劾。 说什么黑旗营、背嵬军嚣张跋扈,目无法纪,劫掠士绅,干扰县政,聚众淫乱,截留地方财税…… 朱由检一律将这些弹劾留中不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