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低声念着。 那声音带着一丝不信,却又有一丝奇怪的坚定。 他自己也不知道那份信从何而来。 也许是因为那个人。 那个在火光中斩首如风、在雪夜中与士卒共粥的年轻帝王。 那人说话的时候,从不多解释,从不动声色。 可无论他说什么,都让人不敢不信。 赵烈抬头,望向远处的天边。 云层厚重,风声低沉。 旭日正要升起,光还不耀眼,却足够明亮。 他忽然觉得,那一缕光,就像帐中那道平静的身影。 不张扬,不怒视,却能让人心安。 哪怕明知前路是刀山火海,只要那道身影在,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 赵烈长长吐出一口气,压下心头翻腾的念头。 然后,他快步走下中军大纛。 他要去传令。 要去告诉所有人—— “陛下说,三日之后,敌必退。” 他知道,这句话说出口,定会引来无数质疑、惊骇,甚至嘲讽。 但他也知道,等那些人见到陛下的眼神,他们就不会再问。 那不是一位天子的命令。 那是一种力量。 一种让人不敢怀疑的力量。 ——因为,那是“人主如天”的力量。 赵烈走远了。 帐中只剩萧宁一人。 他仍看着沙盘。 红墨、黑石、标旗,一一排布。 风从帐缝灌入,带起一点沙。 他抬手,轻轻按在那标记的“平阳”之上,低声喃喃: “三日——” “够了。” 声音极轻,却透着一种深深的笃定。 那笃定,不似盲信,不似希望。 更像是……已知结局。 火光映照在他眼中,亮得近乎冷。 ——那一刻,他的神情,根本不像凡人。 更像一个已握天地之局的君王。 赵烈出了中军大纛,寒风扑面而来。 他脚步疾急,靴底在雪地里“咯吱咯吱”作响,身后的风像刀子一样卷着他的披风。 平阳营地辽阔,晨雾未散,整座军营被一层薄薄的白光罩着。远处号角低沉,营门外隐隐传来哨骑的吆喝声。 他一路穿过前阵,步履生硬,心思却乱得如乱箭穿胸。 陛下那句“守三日,敌必退”仍在他耳边回荡。那句“他们一定会退”,稳得可怕。可那种“稳”,压得他喘不过气。 他心中沉甸甸地挂着这份命令,几乎连走路都觉得脚下发沉。 他得立刻把旨意传下去。 …… 中军东营,晨光才亮。 薄雾笼在营帐之间,远处的号角声若有若无。 帐外旌旗静垂,寒风卷着边角,掠过锋利的矛头。 帐内的火盆燃着,映得墙上影影绰绰。 这是几名新任偏将第一次正式议事。 他们都是陛下亲自挑选、提拔上来的。 原本都在韩守义、杜崇武等旧部之下,被层层压制。 有人十年为偏校,一直不得升迁;有人三次立功,却被贬入辎重。 若非陛下亲巡军营,听到他们的名字,他们此刻仍旧默默无闻。 所以,当他们接到“新任主将赵烈”召集议事的消息时,一个个都激动得彻夜未眠。 火盆旁,梁桓正俯在沙盘上,指着那片用细沙堆出的城墙说道:“陛下御驾亲临,又赐我等重任,此战若能立功,必定大尧军史留名!” “可惜啊,”旁边的韩云仞叹了一声,“援军虽到了,可只有一万。” “是少了点,”董延接口,“但我看陛下的意思,是想让我们以少制多,立下奇功!” “那倒是好事。”梁桓笑了笑,语气里满是战意,“此时军心正盛,若能借这股势打出首捷,也算回敬那些看不起我们的旧人。” 帐内众人听着,纷纷附和。 自韩、杜等人被斩之后,他们这些被压在底层的旧部仿佛重新换了一个天地。 从昨夜起,整个军营都在传——“陛下圣明,赏罚分明。” 而他们,正是这份“圣明”的直接受益者。 因此,每个人都在心里暗暗发誓,要立功,要报答圣恩。 只是,他们也都知道,平阳的形势并不乐观。 援军只有一万,加上残军,不到四万人。 敌方三十万,且声势如潮。 他们心里都明白,这一仗若硬拼,恐怕很难守得下来。 所以在赵烈到来前,他们便已低声议论: “若陛下真要死守,咱们就算拼尽,也未必撑得住。” “或许……会有撤令?” “也有可能,暂避锋芒,再伺机而动。” 几人各有猜测。 当帐门帘被掀开的那一刻,所有声音都停了。 风从门缝灌入,带着一阵冷意。 赵烈踏步入内,披着未除的寒霜,盔上闪着白光。 几人同时起身,抱拳行礼。 “见过赵将军!” “赵将军,陛下可有旨意?” 梁桓上前一步,语气里隐着几分急切。 赵烈的神色极静,目光在他们之间一扫而过。 他知道这些人——几乎都是萧宁亲擢。 陛下对他们有信任,他们自然心向陛下。 他们也清楚他赵烈是谁——老资格的北境悍将,久经血战。 赵烈脱下手套,走到案前,手掌在沙盘边缘轻轻一抹。 沙粒簌簌落下,像是风声。 他沉默片刻,才缓缓开口。 “陛下的旨意,我已领到。” 帐内瞬息安静,火光一闪。 众人屏息以待。 梁桓问:“赵将军,陛下可是有令——撤?” 韩云仞低声道:“还是要我们突击一线?” 赵烈抬起头,眼神平淡,却透出一股铁意。 “不是撤。” “那是?” 他一字一顿道: “守。” 这一声,如雷砸地。 空气顷刻凝固。 几人愣在原地,连呼吸都忘了。 帐内一时静得诡异。 “守。” 那一个字,在火盆“噼啪”的响声中落下,像铁块砸在冰面上,冷得透骨。 梁桓是第一个回神的。他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韩云仞皱着眉,似乎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守……?”他喃喃地重复了一遍,仿佛这样说出口,才能让自己确认那是真的。 赵烈没有再多言,只是点了点头。 帐内的几双眼睛,在那一瞬都变了。不是不敬,而是纯粹的惊愕。 他们彼此对望,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茫然。 这话——实在太出乎意料。 他们原本以为,陛下既然亲至北境,又整顿军纪、斩杀叛将,必定是要乘着这股士气,先发制人。 突围也罢,佯攻也罢,至少得有个动作。 可“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