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时的少年,一身烟青色衣袍,哪怕是坐在几十位王孙贵族的公子哥中,也是独一份的惊艳! 听闻,少年独立于众人之中,长身玉立,脱口成诗。 那一夜,京城最高处的明镜台,灯火通明,那蜡烛的灯芯久久不肯熄灭。 少年映衬着暖黄色的烛火,烟青色的衣袍透过浅淡的光亮,在那一晚,比仙人都要耀眼几分。 他从诗句论起,论天下,论道义,论众生。 可是最后,少年论的,似乎只是诗句。 那一晚,明镜台有浮光跃金,有玉楼金阙,有洛阳纸贵,有一梦黄粱。 众人回神之时,已然天光大亮。 却不知何时,少年早已甩袖推桌,宴半而去。 那一晚,明镜台的最高处,无数写了诗句的纸张飘扬落下。 有百姓争抢贩卖,一纸千金,后来,这纸张便多了一个名字——“千金纸”。 秦不闻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懒洋洋地看向自己身边,正替她代笔办公务的少年。 她托着下巴,歪头看向宴唐。 宴唐疑惑地抬眸,一双温润的眉眼清澈和煦:“怎么了?” “我有时候在想,”秦不闻状似不经意地开口,“让你在我身边,确实是屈才了。” 宴唐闻言,放下手上的玉笔,平静地看向秦不闻,答得认真:“并无。” “你看啊,”秦不闻掰着手指头跟他算着,“如果你现在不是在我麾下的话,肯定已经有不少权贵拉拢你了,我还听说,昨夜之后,不少豪门家的贵族小姐,哭着喊着要嫁给你呢。” 宴唐轻笑:“殿下,那些都不是我想要的。” 秦不闻眨眼。 “你想要什么呢?宴唐。” 宴唐笑起来,让人觉得如沐春风。 “我要殿下,万事顺遂,平安无恙。” 那时的秦不闻白了宴唐一眼:“虚伪!” 宴唐并不反驳,只是笑着。 后来,秦不闻才发觉,自己再进行立法变革时,似乎轻松了不少。 不少王公大臣似乎都开了窍,很少再主动找秦不闻的麻烦了。 她那时候才想到:宴唐那般不显山露水的人,之所以赴诗宴,一鸣惊人,也只是想替她拉拢那些王孙贵族的公子们的。 那些公子哥都是世袭父辈官职的长子,钦佩宴唐,自然便会礼让几分。 也是后来,秦不闻才知道,自那晚之后,明镜台最高处的那张座椅,一直留给了宴唐,再没有人敢坐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