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鬼子在封城的军用仓库,毫发无损的落入了张岚清的手上。 随后封城对外公布五省机关处吉川贞佐的刺杀过程。 嫁祸汉奸权沈斋的计划,枪击鬼子少将、大佐、中佐等军官的实情。 对此,张岚清毫不避讳的一口应下。 摇身一变,从人人唾弃的大汉奸,变成了潜伏敌营,伺机干掉日寇军官的英雄。 山城常公正是急病乱投医的状态,中条山战事失利。 不仅丢掉了阵地,更有数万中央军被围堵在山区。 迫不及待的寻找外援兵力,偷袭、阻击日寇的补给线。 还亲自找到了八路,承诺阻击之后,必发放弹药补给。 惊闻封城变故,连说三个好字。 他的心思很活络,立马兴起了收编张岚清的想法。第一战区以豫西一线,跟日寇对峙。 若是把张岚清收编入序列内,岂不是意味着收复了封城等城市。 这可是抗战的一大功劳,可以大书特书的一笔。 当即电令第一战区,安排特派员,与封城交接。 有意任命张岚清为封城先遣军司令,负责封城周边数县治安,指挥封城警备司令部。 这就有点扯淡了,张岚清本身就是封城警备军司令。 从鬼子这里脱身,换个更恶心的旗帜? 有好处吗? 城市内,迅速稳定下来,查封了数个与日合作的商会、商行,将大批的粮食、物资充公。 收编了果军俘虏后,手上兵力过万,得提前考虑吃喝拉撒的问题。 不从鬼子商行抢,去哪解决? 司令部内, 张岚清坐镇守卫,下边均是他的心腹之人。 马子龙也在,建议提前考虑迎敌一事。 鬼子断不可能放任失利,势必安排兵力夺回地盘。 北部的连接桥梁已经炸断,暂时不用担心小鬼子从北面进攻。 西面是果军第一战区,需要小股兵力防备。 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东南、东面来敌。 之所以选择封城,也是综合考虑过的。 虽是平原地带,却处在游击区域,势力纷杂,伪军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