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佐久间少将退至淮北,见证了伪军的溃败之后,不得不在淮北地区暂时驻扎,治理伤兵的同时,想办法补充兵源。 作为少将军衔,手上只有一千来号人,说出去确实有点抬不起头来。 但派遣军总部,并无多余的兵力,配合他进攻封城。 华北地区的鬼子,在组织根据地的大扫荡,无心顾及黄河南岸。 华中地区的鬼子,在组织大规模的会战准备。 日寇11军的数个师团,都在长江一线驻扎,准备进行第二次大型会战,一举拿下沙城,迫使山城的西皮先生投降。 从大的战略局势而言,日寇迫不及待的想要结束战斗,集中优势兵力向东南亚用兵。 将更多的兵力抽出华夏战场,用于开拓更宽广的资源之地。 苏德之间的战事爆发之后,取得了节节胜利。 作为盟友,这让鬼子产生了莫大的反差,急需占领全部的铁路路线,彻底瓦解西皮先生的政权。 因而集中优势兵力,向南攻打重要城市,占据重要的工业区、铁路沿线,才是当下首要的作战方针。 这时候想抽调一个师团去打张岚清? 那鬼子大将们要指着佐久间的裤裆问一问了,区区两个贫瘠的城市,既没有资源可掠夺,也不是主要的交通路线,打他做什么? 他们最头疼的问题在于战场久拖不决,陷入了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兵力只要下放到地方,便再难收回来。 每座县城、乡镇、据点都需要兵力驻扎。 岛国之人有野心却无大略,从没想过,占领一个数倍地盘于它的国家,需要多少人口,多少兵源。 今天拉一个师团进入泛东,拼个你死我活之后,该师团再难撤出泛东。 军民完全的抵抗,令鬼子头疼不已。 陆军高层决断,对于泛东地区的策略,仍然以拉拢为主。 这是最新制定的方针。 日寇顾问传达了高层的意思,令金陵的汪汪想办法,将张岚清安抚住,拉到统一的序列中来。 打不过,那就拉拢他嘛。 给足够的好处,拉到伪军的序列中来。 让敌人变成朋友,最不济也可以变成中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