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伙伪军出身,连杂牌都算不上的家伙,被张岚清调教的有声有色。 继续训练月许,变化还会更加明显。 张岚清单独安排刘涛先行,带他特务队的核心班底,前往信阳地区运作。 同时联系刚刚担任豫省军统站副站长的马子龙,请军统配合行事。 对峙阶段,大多数时间并无战事,却也应该防患于未然。 对信阳展开渗透工作,让马子龙倍有兴趣。 最近一直有小股的运粮队伍,通过黄泛区,将日战区的粮食运输过去。 大概知道了张岚清在这边的动作。 马上就有新粮征收了,八九月份新粮出来,足够养活三五万人,张岚清费心思采购旧粮干嘛? 这一点令马子龙倍感不解。 其手下的特务,深入到信阳附近,摸清周边的伪军跟鬼子。 沿桐柏山地区,日寇驻扎的兵力并不多,主力部队南调作战。 但对峙的国军却并无主动出击的想法。 能对峙便对峙,绝不主动出击,消极怠战的情绪非常大。 双方已经养成了习惯,日军出击,则退避不战。 等鬼子撤退,再反过来收复失地。 这跟山城西皮先生的策略有关,反击八路胜过抗击日寇,在他眼中,日寇不是最大的威胁。 不断冒出来的根据地,才是掘坟挖墓的危机所在。 他尚且如此理解,下方的嫡系将领更懂得察言观色,保存实力放在首位。 若是这些军官能同心同力,何至于处处被动? 这并非一言一句能够解决的问题,更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改变的形势。 刘涛带着特务20余人,深入到信阳地区,想办法联系到第四师团的关系户。 单纯的粮食交易,不能满足张岚清的野心,要走军火买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