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孙良城的反应突出一个迟缓, 前线守军被击溃后,到底是调兵支援,还是战略性后撤? 竟然没有拿出最快的判断。 战火持续蔓延,追着溃败的士兵,一路往淮北地区压进。 分兵几路,围攻伪军的据点及阵地。 一个连队驻防,那就调动三个连队猛攻。 一个营驻防,那就调配三个营猛攻。 孙静轩、曹大冲摆明了要打快攻,集中优势兵力,横扫孙良城的伪军部队。 这伙跟日本人对决过的杂牌军,当了伪军后,连最后一点骨气都丢了。 战斗的意志薄弱,士气更是低到了极限。 多处据点起火,孙良城的心腹部队才堪堪集结起来,展开了反扑。 他的问题很明显, 信息闭塞,兵力调动犹豫不决,涉及到三五个团的抽调,几千人的变动,自己的指挥部先乱成一锅粥了。 有主张撤退的,有主张进攻的。 意见不一致,军令难行。 反观张岚清这边,既然决定了打,调集了炮火,集中优势火力,朝着一个点猛揍。 别说伪军了,就算日寇来了,也吃不了兜着走。 淮北驻扎的山下平大佐、笠原中佐被惊动,考虑是否安排骑兵大队参战。 两人对豫东较为熟悉,这也曾是骑兵旅团驻防的地方。 郝彭举的兵力逼近,这老小子也聪明了,先看战场情况,见机行事。 孙良城跟张岚清血斗,不妨碍大家作壁上观。 逃到了鲁南地区的吴华文高兴的拍手。 “该,活该啊,当初组织四股兵力围剿,看老子被打,孙良城见死不救。现在好了,轮到他跟张岚清狗咬狗了。” “打啊,打死一个少一个。” 吴司令恨啊,轻信了孙良城,否则也不至于沦落到眼下的处境。 牵一发动全身,在鬼子看来,一群伪军在这里打生打死,不影响他们的作战计划就够了。 如孙良城能消耗封城兵力,也算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