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票盐法初获成功-《我真是大昏君》
            
            
            
                
    第(3/3)页
    至少升到七品,六品也有希望。
    吕庆厚心里想着,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步履也轻快了许多。
    …………………
    盐务总署,海关总署,邮政总局……已经成立的,计划成立的,需要的官员很多。或者按皇帝的说法,公务员队伍还是远远不够的。
    而明朝已经建国几百年,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历朝历代差不多都有的问题,那就是冗官。
    一方面是需要大量官员,一方面又是冗官,听起来岂不是相互矛盾?
    但仔细分析,或是从朱由校的角度出发,就会明白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矛盾,也就知道这根本不矛盾了。
    中上层的官员太多,基层的官员太少;有学问的官儿多,有实务能力的官儿少;科举入仕的官员太多,专业的官员太少。
    正因为是这样的怪圈,往往让皇帝要干大事时,就觉得可用之人太少。
    其实,这也有皇帝本身的原因。如果他不是穿越者,自然不会搞出这么多新鲜的东西,需要那么多专业性的人才。
    盐务总署还好,毕竟食盐专卖是历朝历代差不多都要实行的敛财手段。只不过是改变了方式,并没有太过创新性的工作。
    而除了专业性人才的缺乏,朱由校对于已经沿袭了上千年的六部九卿,也觉得到了要增加机构、细分业务的时候。
    财政部、农业部、教育部、国防部、国家安全部、民政部、建设部、水利部、交通部、卫生部……
    不用太过细致,至少十几个部已经在朱由校的计划中。
    社会在发展,生产力在提高,六部九卿的设置就显得有些粗放,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