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一口闷了(新年快乐!)-《冰河下的庇护所世界》


    第(2/3)页

    往里面走,漆黑一片,杨主任娴熟的打开了手电筒。

    走廊两边,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房间,是蟑螂们的卧室。

    杨主任道:

    “这里共有一亩地,被分成了30个房间,分别是卵化间、幼虫间、成虫间,每个生长阶段的蟑螂,分属不同的区域,在这里共同的成长。”

    “之所以没有灯光,是因为黑暗、安静的环境。”

    进入养殖基地的第一时间,楚风就发现了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名状的特殊气味。

    “这就是蟑螂发出的味道。”杨主任说。

    “有点腐臭的泥土味。”

    “这里的气味里面包含着蟑螂的信息素,虽然不好闻,但是对人体无害。”

    在适应了黑暗的环境后,杨主任打开了一间卧室门。

    里面层层叠叠摆放着类似于蜂箱的箱子。

    仔细一看。

    这些箱子是由一片片薄木板组成,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蟑螂。

    电筒所到之处,蟑螂们纷纷退避三舍,发出金戈铁马的沙沙声。

    杨主任道:

    “城主,里面具体有多少的蟑螂无法精确的统计,不过根据测算,一亩地大概有500万只上下,4000亩地就能收获200亿只蟑螂。”

    “蟑螂的生命周期只有半年,一年可收获两次,年产量为400亿只。”

    “但很可惜,我们目前只能养这么多,400亿只蟑螂一天就要吃掉30吨的食物。”

    对此。

    研究院早就把报告送的了楚风的案头上。

    15万人一天的厨余垃圾也就三十吨罢了。

    仅仅达到一个供求平衡。

    多养一只都不可能。

    没足够的食物,饿红眼的蟑螂可啥事都能干得出来。

    自相残杀可不是人类的专利。

    密密麻麻爬行的蟑螂,让患有密集恐惧症的楚风头皮发麻,但对于杨主任来说,却显得若无其事,随手拿起一个箱子,提在手上道:

    “这就是蟑螂的生活的‘房间’,我们称其为‘芯片’,他们现在正在睡觉呢。”

    随即。

    杨主任使劲抖了下‘芯片’,大片大片的蟑螂从中掉落而下,就像下雨了,连绵不绝······

    “蟑螂喜欢在多缝隙的环境下生长,所以就把‘芯片’做成了这样子。

    “我手里这个芯片大概有13斤,里面可能有3000只蟑螂安了家。”

    迅猛的蹲下,杨主任出手快如闪电。

    一只想要逃跑的蟑螂,可能吃的太饱了,跑不动······就那么无力反抗的被他捏在了手里。

    “这里的蟑螂是无菌化养殖,其本身不带任何细菌,都可以直接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