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应该是喇叭裤套装! 我听说喇叭裤就是杨光树厂子生产的。” 没几个人晓得,杨光树卖的是ik。 “哦?喇叭裤?就是你们天天穿的那种?” 流里流气,他真看不上。 看来,这杨光树真的遇到了瞎子。 “对,现在这喇叭裤很流行,仿品一大堆。 要不是我花高价,还买不到光树正品服装。” 有钱,还穿假货出门,他丢不起那人。 被朋友知道,得被笑死。 “我年纪大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审美。 我叫人亲自跑一趟西南,给你把钱换来。” 想去美利坚的人,不止他一个。 同样的情况,在不同地方上演。 一个目标,找杨光树换美刀。 其实,好多人都晓得也许换不到。 近水楼台先得月。 肯定有人老早就出发。 这次去,是交好对方。 先从朋友做起,方便下次兑换。 杨光树厂子生产喇叭裤的事情,像瘟疫一样,人传人。 年轻人基本都听说过这号人。 只是没想到他这么有本事,能跟外贸公司搭上线。 有一就有二。 肯定下次还会有外贸单。 杨光树回到小平大队,已经天黑。 照例,场坝围着一群人。 电视机就摆在外面。 社员们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 其实,大部分人家,都买的有。 就喜欢凑热闹。 甚至有酒鬼,打二两酒,称一两花生,买几根辣条,喝的贼过瘾。 “光树,回来了,要不要来一口?” “不了,我先来碗饭填肚子。” 空腹喝酒,伤胃。 杨光树回来,王春梅赶忙去热菜。 两个小家伙,见杨光树回来,要抱抱。 杨光树一手一个:“都快一岁了,咋还这么笨? 路都还不会走?” 有些小孩,走路比较早。 9个月,10个月,就开始学走路。 这两个小笨蛋,只会扶墙。 “咿呀咿呀……” 杨光树听不懂婴语。 估计是在反驳。 杨光树餐桌,就摆在外面。 西南乡下,有山有水,有绿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