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得道多助,百姓支持即为道-《大隋软饭王》


    第(2/3)页

    结果,在今年,也就是大业十七年,月报变成日报的第一年。

    女帝就看到了,报纸舆论导向的威力。

    什么民心向背?还不是自己夫君想民心怎么向就怎么向?

    有时,女帝也有疑惑,自己夫君那个脑子是怎么长的?布局之深远实在是太可怕了。

    其实,女帝那里知道,这舆论引导,黑白混淆的新闻带节凑,是上个世界很多无良水军的基本操作。

    李睿这还是悠着在做宣传,毕竟是第一次如此操作,没敢使大劲呢。

    要是多渲染一下东南亚的土地可以一年三熟,去帮忙打仗的老百姓都能无偿的获得土地的分配权,你猜会出现什么情况?

    别的不好说,反正李睿自己是可以预见到,会有不知道多少的百姓组成“志愿者”冲到东南亚去帮助黑山卫打仗了。

    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好了。

    比如这打仗的事情,就应该交给黑山卫这些职业军人去做。

    既能减少自身的伤亡还能最大限度的杀伤敌人。

    是的,李睿给东南亚前敌指挥部的命令是,最大限度的减少当地土人的数量,为以后战争状态结束后,地方的良好秩序提供基础。

    毕竟,战争状态下,作为敌对双方,你死我活那是正常的。要是结束了战争状态,再去大量杀伤土著人命,这就是人道主义灾难了。

    虽然,不会有人指责李睿,但李睿还要教育孩子,还要慢慢树立这个世界人们所确实的大爱的观点。

    这些基本素质,他自己还是给自己设置了底线的。

    起码,战争结束后,李睿不会搞什么大屠杀,只会给一个岛屿让土著人去移民。

    所以,李睿已经把东南亚各国的前后因果都已经拿捏的死死的。

    而魏文通确实没有让李睿失望。

    隋,大业十七年十二月初三,天气清朗。

    上午十点左右,在宋卡府的天然良港送卡港的渔民看到了一副让他们毕生难忘的画面。

    当然,前提是他们还有余生。

    这些天,因为,村子里面所有出海捕鱼的渔船没有一只返航。

    老人们就都在传言,一定是因为这些天村子里面进驻了太多的当兵的,让他们出去打鱼打的太多而导致的灾难。

    老人们认为,这种大量、无节制的向大海索取的行动,让海龙王发怒,毁了他们村子里的渔船,断了他们在海里讨生活这条路。

    而且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其实,老人们说的也有他自己的道理,虽然没有直接指责那些大兵,但谁都知道这根子就在这些驻军身上。

    可是,知道有什么用?

    在军队面前,渔民都只是奴隶而已,完全没有话语权。

    更何况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些军队都是不知道自己明天还能不能活着的兵痞子。那这个小渔村的渔民可就是倒了霉了。

    以往他们村的渔民出海捕鱼,碰到有一个鱼群的地方都只下一网,够吃、够养家以后,渔民就绝对不下第二网。

    而现在,有成千上万的士兵挤进了小小的渔港,强迫渔民每天上交足够他们食用的渔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