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贾诩脸色一正说道: “主公差矣,远不是鲜卑和夫余等国,而是指四韩和东沃沮诸国。” “东沃沮早已被高句丽吞并成为一郡,原本上有夫余国限制其扩张,下有东濊、牟韩、马韩、辰韩等四国联合抵抗其野心,令其上不能上,下不能下,围持原状近百年。” “伊夷模其父伯固素有雄韬伟略之才,经过多年的分化下,才一举通过种种手段,令东濊国臣服于他。” “其子伊夷模不差于父,只是在公孙赞的怂恿下,低估了楚国在主公的领导下,上下万众一心的实力。” “这才兵败希望之城,至今和利得鲁汗共同被囚于城内大狱之中。我国只需派人联络于其它三韩之地,跟其说明不需派一兵一卒,便可分享高句丽的国土,其事有百利而无一害,必会欣然应允。” 赵云听完此话后眼睛一亮,忍不住地问道: “难道文和先生志不在其地,而是学主公夺其民,令其数十年内无法恢复国力。” 贾诩哈哈一笑,颇为赞赏地看了赵云一眼后说道: “都说子龙聪慧果不其然,一语便知其根本,此法乃是学主公也,如果占其国,无论如何做事,都必遭受百姓的不断反抗,如深陷泥坑无法自拔不说,长久下去必损国力。” “更容易让夫余和另三韩诸国为求自保,而联合算计大楚,实乃不智之也。所以退而求其民,民乃是一国之本,迁民入楚,实现民族大团结,也是主公之心愿矣。” 楚风听完贾诩的话后,眨了眨眼睛,竟然无法反驳对方任何,只是冲其伸出大姆指说道: “文和,好狠!” 谁知诸将跟贾文和皆对视一眼后,面现敬仰之色,共同伸出大姆指,冲着主公齐刷地喊道: “主公,更狠!”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