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了解历史的楚风,随即想到了古代后期的科举制度。 他虽然对内里的细节不太清楚,但是大体的情况还是知道的,毕竟前世这类的电影电视还是较多。 于是他将麾下顶尖的谋士贾诩、郭嘉、戏志才召集来府,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目的是想让楚国各族想做官之人铺平一条道路,同时也能为楚国选出更多的栋梁之才。 贾诩等人闻言后皆是眼前一亮,口中惊叹不已,显然他们为此事伤透了脑筋,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可是往往这些高才之人解决不了的问题,楚风总是在关键时刻有了自己的点子,这让郭嘉之人钦佩之时,又有些自愧不如。 楚风像模像样地提出了科举构思地框架,科举制采用四个级别,分别是县、郡、州、殿。 县下面的各乡村的考生,统一在郡内指定的县设立考点,为防徇私舞弊,考官均由吏部指定选派。 这样就相当于,给汉献帝手下这些老臣们指派了活计,否则天天养着他们白吃白喝,终日无所事事,也不是个办法。 县试合格者便会进入各郡试点,然后逐层选拔,直入到中央进行大规模的殿试,最后才会被指派为官。 至于考试的科目内容及建立各级学院等繁琐的内容,均交给了贾诩等人去完善,并最终拟定三年一次春闱大试。 贾诩等人建议,将考试的选拔不局限于楚国境内,也欢迎各州各地的学子前来,只要是能够优秀完成楚国指定的内容即可。 这样的范围,这样的大胆想法,还能显得如此的胸怀,明目张胆地抢夺人才的想法,立刻让楚风称赞不已,当即拍板敲定。 (书友若觉得还入法眼,请别忘记收藏本书)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