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金泽镇衙门还在叮叮当当地修缮呢,整个衙门的人都知道,修缮的费用是沈清一个人慷慨解囊出的。 这点小事自然态度极好,用最快的速度把事情给办了。 等到别的买家闻讯赶来,想和牛掌柜谈价格的时候,就被对方告知,铺子已经是沈清的了。 其实盯着铺子的人不少,铺子他们不是买不起,就是像再观望观望杀杀价。但好几百两的东西,谁都没想到居然出手得这么快。 “那南北杂货小小的一间铺子,当真如此挣钱?去年夏天才开的张吧,这才多久而已,竟连牛家这间铺子都买得起了?” “是啊,听说南北杂货的东家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铺子上下就她们娘俩自己打理,也不知道走了什么狗屎运,发了这么大的财。” 几个没买到铺子的人面面相觑,都站在外头扼腕叹息。 旁边几个铺子的掌柜听了笑话他们。 “你们懂什么?那南北杂货看似小,每天的客人可不少。遇到他们上新货,买东西的人能从他们门口排到大街上!不是我吹牛,咱们金泽镇有几家铺子比得过她们?” “哪只这个?”又有人插话,“她家可不只开铺子,你以为人家只开个铺子?人家的生意都做到州府去了,就连镖局都买她们做的衣裳呢!” 周围的商户说起南北杂货,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南北杂货平时送货的买东西的来往得多,别人可能没注意到,都在这附近做生意的又不是眼瞎,怎么可能注意不到? 一番话说下来,无论有几分真几分假,听了这话都人都刷新了对南北杂货的认知。 正好牛掌柜把炉子里剩下的饼,都送给附近的老熟人,听了这话笑眯眯地补了一句。 “今儿也算开眼界了,县衙的官差都说,修县衙的钱也是沈姑娘捐的呢!” 这几天县衙里各种匠人进进出出谁看不见?镇上百姓都以为铁公鸡田知县终于看不下去,开了衙门库房拿银子出来修县衙了呢! 谁知道,修县衙的银子居然是沈清捐的。 田知县到金泽镇这么多年,谁不知道他谁都不搭理?别提贿赂了,想捐钱都没地儿捐呢。 沈清这得有多大的面子,才让田知县破了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