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民生之道,首在农事-《这个三国很核理》


    第(3/3)页

    在最喜欢玩隐喻的林朝面前掉书袋……他还没蠢到这个程度。

    见三人不答,林朝笑了,同时放慢了脚步,再次开口问道:“怎么,你们三人皆是当世奇才,区区民生之道,却无一良言?”

    激将法这玩意,素来只对郭嘉有用,就像是军令状只对马谡生效一样。可面对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就连郭嘉也没有被激成功。

    最终还是沮授率先发言,不过言语之间很是谨慎,压根不敢将话说满。

    “子初,某以为民生之要,当以农事为先。”沮授道,“只要保证农耕,使百姓人均有田,每年有收,届时便可消除流民。一旦没有了流民,盗匪便不存在,届时自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天下太平。”

    沮授这番话,是非常纯粹的仁道教化思想,也是这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引得郭嘉和贾诩都颇为赞同地点了点头。

    类似这种接近无为而治,轻徭薄赋的治理方式,必然会使得民生得到休养。人人有田,那便人人有粮,同时人人有饭吃。

    华夏古代农民有着最为坚韧的忍耐力,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就不会生事。

    所以保证了百姓不饿肚子,也就奠定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这就是世人眼中所谓的,天下大治!

    因此,沮授的说法不算错。只是这不是林朝想要的答案,更何况沮授说得太过于广泛,并没有具体可行的策略。

    不过林朝也只是随口一问,并不奢望立刻就能得到一个方略,因此他也笑着点了点头。

    “公与之言,某亦颇为赞同。只是某观这涅阳城虽不大,但百姓生活却比徐州治下更为富足,因此某就想着,此次回徐州之后……”

    林朝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这里是城中闹市,何人敢纵马驰骋?

    而且眼下快到宵禁时分,这时候纵马难道就不怕伤到行人吗!

    一念及此,林朝眉头一皱,目光向前望去时,就见到一辆马车奔驰在街道上,速度之快,几乎已经是马匹尽力奔跑的极限。

    赶车之人,看上去四十来岁,不过那一头花白的头发,倒是令人侧目。

    “监军小心!”

    眼看马车越来越近,太史慈惊呼一声,急忙大步踏前,挡在林朝前面。

    与此同时周围十多个家仆打扮的壮汉,同时冲到了最前面,将贾诩等人也保护了起来。

    铿!

    太史慈带头拔出了佩剑之后,周围的家仆也同时掏出了利刃,眼中顿时弥漫着浓郁的杀意。

    林朝此行非常低调,堪称锦衣夜行,身边护卫力量虽然不多,但个个都是军中一顶一的高手,皆能以一当十。

    “让开,速速让开!”

    赶车之人见眼前这伙人竟不避让,急忙大声呼喊道。

    可惜他的呼喊,并未有任何效果。

    太史慈单手持剑,目光凝视着赶车之人,口中低喝道:“与某拦下此车,车上之人若敢抵抗,杀无赦!”

    “唯!”

    旁边的家仆答应一声,随即走出五人,竟然不闪不避地向马车冲了过去。

    见状,林朝开口道:“子义,此人虽不该在城中纵马,但罪不至死,我等还是暂且避让一番。”

    林朝虽然有脾气,但并非嗜杀之人,当下提议躲避。

    可一贯对林朝言听计从的太史慈,这次却摇了摇头,依旧挡在林朝前面,头也不回地说道:“监军不可,此车的来意尚未可知,便不能让它近前。等马车到了眼前,若车中之人意图行刺,末将恐不能护得监军周全!”

    这句话说得很明白了,就因为眼前的马车行为太过反常,才更加不能避让。等马车行过众人身旁时,万一车上真有刺客暴起行凶,就算是太史慈也未必能护林朝周全。

    林朝对刘备集团的重要性,太史慈非常清楚,所以他不想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