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生死之交-《惊险里程之为了钢铁雄狮》
第(3/3)页
刘福来知道,这是能救出齐志刚的唯一好办法,心里很是佩服李红军的先见之明,便对李红军说了声“你加小心”,闪身走出了酒馆。李红军也远远地盯着伙会的人蹑足潜踪地跟了过去。
镇西的大窑疙瘩就在镇外路边的庄稼地里,窑疙瘩空旷场地的四周就是一片长得快到一人高的玉米。齐志刚被押到窑疙瘩根底下,转过身来后,看见一个伙会的小头目正带着十个伙会的人持枪站成一排对着自己,齐志刚异常的平静,眼缝根本不䀹面前的这些人,却四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想仔细地看看自己死的这个地方是个什么样子。
就在这时候,那个小头目喊了一声:“举枪!”
齐志刚嘴角露出讽刺的微笑,睥睨一齐对着自己的十杆长枪,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忽然一声枪响,他看到的竟是那个小头目倒下去了,十个举枪的伙会人立时乱了套,不知是哪里打的枪,正茫然四顾,又响了两枪,两个伙会的人被撂倒了。齐志刚虽然一时也摸不清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他知道这是天赐良机,想都没想,转身就跑,没几步就钻进了窑疙瘩的窑口里。
伙会的人们怕挨枪子,一齐趴到了地上,就地向响枪的地方还击。其中两个伙会的看见齐志刚跑进窑疙瘩里,提枪追了过去。
打倒伙会人的三个人正是李红军开的枪,他躲在玉米地里虽然换了两个地方,但是伙会的人还是发现了他,一齐向他射击,打得他一时动弹不得。
两个追进窑疙瘩里的伙会人,可以说是自找倒霉。之前齐志刚面对十几个伙会枪口的时候,当然是无法动手,但是面对眼前进了窑疙瘩的这两个家伙,齐志刚对付他们可是绰绰有余,拳打脚踢,三下五除二,几下子就打得俩人躺在地上起不来了。他捡起他们的两支枪,一支背在身上,一支拿在了手里。又见他们的腰里每人都别着两枚手榴弹,就全都解下来别到了自己的腰上。
现在他的脑子已经清醒了许多,从刚才击倒三个敌人的枪声和准头上,他已经知道那是李红军打的,知道他是救自己来了,感动得心上不由地一热。他来到窑口探头向外看去,看见伙会的人全都趴在地上,正在向李红军枪响的地方开枪射击。而李红军那边却没有响枪,齐志刚立时看出,趴在地上隐蔽的敌人不容易被看到目标,因此不好盲目射击。这时对付敌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手榴弹,于是他连着向前面的敌人扔出了两颗手榴弹,“轰轰”两声,炸得敌人站起来就跑。果然,李红军那个方向又响起枪来,齐志刚这边也举枪射击,敌人立时倒下三四个,其余的人撒腿就跑,真是比兔子跑得还快。
齐志刚端着枪一边追着打,一边想去与李红军汇合,却突然看见几十个伙会的人乱开着枪向自己这边扑了过来,原来这里的枪声惊动了镇上伙会的人,一下子来了几十人。齐志刚知道自己走不出去了,就又退回窑疙瘩里。他虽然身经百战,临危不乱,但是面对众多一窝蜂上来的敌人,也不能不想到,自己是很难躲过这一劫了。
正这么想着,却看见李红军不知从哪里绕过来,忽然闪进了窑疙瘩里,齐志刚见他不顾自己的危险来救自己,感动得眼泪差点掉下来,随后却又生气地大喊:“谁让你来的,想跟我一块死啊?”
李红军却平静地说:“没那么严重,我过来就是告诉你,咱们在这坚持一会,然后找机会出去。”
齐志刚满是疑惑地说:“围上来那么多人,还……还找机会出去,能有什么机会啊?”
李红军没顾得回答他,因为几十个伙会的人已经上来了,只能开枪打退他们。齐志刚一边射击一边想着李红军说的这个机会,面对着这么多的敌人,他根本看不见什么机会。
可是没过一会儿,只听得敌人的侧翼响起了枪声,打得敌人跌跌爬爬地掉头就跑,李红军早就看见齐志刚腰上别着的手榴弹,喊道:“给我一颗,投!”
俩人一起把手榴弹甩了出去,趁着一片烟雾,冲出窑疙瘩,迅速向玉米地里跑去。当敌人发现他们时,俩人钻进了青纱帐,很快就不见踪影了。
李红军带着齐志刚找到刘福来这一班人,齐志刚才明白,从敌人侧翼进行攻击的是刘福来这些人,李红军所说的机会就是他们带来的。
趁着敌人被打得晕头转向,不明情况,他们没有恋战,迅速撤出战斗,返回了村里。旅长和那位参谋听了他们的汇报,片刻都没有耽误,立即从二十里外临时调来了一个营,由李红军的侦察排带领,扑向了伙会老窝。
伙会这帮反动地方武装,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平时对待老百姓作威作福,残暴凶狠,打起仗来却个个是怂包,根本没有战斗力。李红军带领的一营人又都是训练有素,经历过战争的大阵仗,收拾伙会这些人真可谓是杀鸡用牛刀,战斗不到一个小时,就把伙会的总部全锅端了,至此扫去了旅部旁边的一个威胁。
事后,齐志刚一支闷闷不乐,觉得自己被俘被救的经历实在是丢人现眼,一连几天都抬不起头来。不过作为一个老侦查员,他有一个每次战斗后都要总结和思考的习惯,有个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没找李红军,背地里却找到刘福来问道:“问个事儿,当时李红军怎么就想到在窑疙瘩那里救我?”
刘福来说:“你小子被关在伙会里,那么大的院子谁知道你被关在什么地方。再说伙会的人那么多,又戒备森严,生闯肯定不行,只能另想办法。后来李副排长到小酒馆里去打听,知道伙会常在大窑疙瘩那枪毙人,就上那救你去了呗。”
齐志刚摇着头说:“不是,我问的不是这个意思,我是问,李副排长怎么就会知道他们毙人会有专门的地方?”
刘福来被问得怔住,说:“这你得亲自问李副排长去,谁知道他这葫芦罐子还能未卜先知啊。”
但是齐志刚把这个问题憋在心里一直不好意思去问。
当时虽然战事频繁,但是中秋节这天部队还是杀猪改善了伙食,午饭时每个人的碗里多了两块肉。齐志刚似乎下了决心,端着碗挨着李红军蹲下来,和他一起吃饭。过了好一会,他好像无意间提出了这个问题,李红军笑着说:“这个问题好解释,过去的皇上杀人都是推出午门外斩首,午门外就是皇上家的外边啊。到了大清朝就是推到菜市口砍人了。为什么呀?他怕有血光之灾不吉利啊。县乡的人也都怕这个,一般都有固定杀人的地方。我们打听出大窑疙瘩是伙会毙人的地方,在那里不就等个正着了吗?”
齐志刚听了,心里佩服不已。小声对李红军说:“救命之恩不言谢,今后咱们就是生死弟兄了。”
李红军说:“生死兄弟?想不到你还挺会用词的。”
齐志刚看着他,忽然坏笑了一声,说:“同意了?既然是兄弟,以后就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是不是?”
说完就把筷子伸到李红军的碗里夹起了一块肉,李红军用筷子把那块肉打回到自己的碗里,大声说:“干什么,干什么,土匪明抢啊。”
齐志刚腆脸笑着说:“亲兄弟,不分家,瞧你这小气劲儿的,要不然你吃我的。”
李红军躲着他伸过来的碗说:“去去去,没人吃你的。”
从此以后,俩人惺惺相惜,真地就像亲兄弟一样,难舍难分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