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虎符-《杀戮场粹石奇缘》
            
            
            
                
    第(1/3)页
    中年汉子此刻已经翻身跳下马车,安上马凳,静候一边。马车上门帘掀起,一个锦衣华服,剑眉星目的青年男子从车上走了下来。
    太监连忙躬身向那青年男子行礼,这男子一脸倦容,揉揉眉头,但依旧保持笑容,轻声问太监道:“父皇可安好?”
    “圣上一切安好,今早就吩咐下来。信陵君一回来就可进宫。”太监笑容满面,显得极为恭敬。
    那男子向太监点点头,又对中年汉子道:“钱大哥,我这就去见父皇。你暂且在这里等我。”中年汉子应声答应,将马车拉到宫门处一边。
    那男子向太监道:“安公公,请。”
    姓安的太监回礼道:“信陵君请。”
    两人一前一后打开宫门的侧门走入皇宫。
    这个青年男子正是当今赵国皇帝赵敬的二儿子赵祎,封地信陵府,掌使君令,因此又称为信陵君或者使君。两月前他受父皇赵敬所托,为一事前去极北之地神殿山朝觐,今日才匆匆归来。
    安太监和赵祎行走很快,穿过前殿后左拐进入了一个偏殿,又从偏殿一个侧门走出,经过一道弯曲长廊,来到一间小小的宫殿面前。有几个太监和带刀侍卫守在殿前,见到安太监和信陵君赵祎过来忙躬身行礼。
    安太监抢先一步走入房中通报,片刻后出来向赵祎招招手:“皇上正等着使君。”
    赵祎整整衣冠,揉搓一下脸使自己清醒一点,这才跨步走进房去。他绕过一个屏风,只见屋正中一处睡榻处,一个头发半白的老人身着亵衣内裤正在两名宫女搀扶下从床上坐起。
    赵祎躬身行礼道:“儿臣赵祎拜见父皇。”
    老人笑容满面招手道:“祎儿回来了,快到为父身边来坐。”
    老人坐在床边,宫女抬来一个锦凳安在老人身前,赵祎走上前坐在凳子上,俯身问道:“父皇,这两月可身体康健?”
    “还是老毛病,气喘心虚,睡不好觉。”老人轻轻咳嗽一声。
    “祎儿,这一路去神殿山,可辛苦你了。”老人亲热地拉着赵祎的手。
    “不幸苦,只是可惜......孩儿未能完成使命。”赵祎面带愧色。
    “哪可曾见到你叔?”
    赵祎点点头:“孩儿在山上停留了十日,方才得见二叔一面,但二叔却始终不肯随儿回来。”
    “他是否修炼仍然停留在瓶颈处?”
    赵祎神色有点黯然,道:“二叔修为仍然未能飞天化龙。”
    老人一声长叹道:“政弟一生痴迷修行,未能突破他是决不罢手的。他不愿随你归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此事不怪你。可惜的是这二十年,自从老赵王离世之后,赵家皇族至今无飞龙保佐。”说完,不由扼腕叹息不己。
    这个老人就是赵国当今皇上赵敬,他的堂弟叫赵政,自小酷爱修行,年轻时就在神殿山海天内院潜修,灵力水平已至射天顶阶,离飞天化龙也就半步之遥,可惜十多年了还没能突破。
    自创世灵气来到星陆,赵家之所以能够立足于此,并开创赵国,也是由于第一个族长赵建是个传奇人物。他是三青大帝之青圣的亲传弟子,灵力修力当时几乎在飞龙之上,也是威震星陆的重要人物之一,其后代也多有飞龙级的人物出现。
    可惜到了赵敬这一代,人材零落,在赵政的父亲、赵敬的叔叔老赵王二十年前病逝之后,皇族中却再无飞龙高手出现。尤其最近这几年,皇家屡遭变故,射天级高手中成秉王赵荨、成毅王赵菇、平阳侯赵寿等几人接连病故,让赵家实力大损。
    赵祎示意皇上屏退左右宫女,这才小声问道:“父皇,二叔不愿回来,那万家的事怎么办?”
    赵敬手抚白须沉吟片刻方道:“如今皇族精英陨落殆尽,势力衰弱,而万家虽也无飞龙级高手,但其在红花神教根基颇深。咱们这些年来几番运作失败,反而让他权威日胜,红花神教已经完全在他手中。当下之策我们只能是退避三舍,任其狂妄。只要没有神殿山点头,他还不敢把我们赵家如何。”
    赵祎同意道:“这次我在神殿山也与长老院里多位长老进行了联络,长老院首席霹雳长老也收下了我们宫内珍藏的万年人参。”
    赵敬点头赞许道:“说来也有好消息,前几日父皇收到消息,万家的老三被神殿山白郃长老一掌击杀。”
    赵祎惊咤道:“万玉德死了?”
    “应该就是他。”
    “白郃长老与万家素来有交情,如今翻脸,这事倒奇了?”赵祎疑惑不解。
    赵敬喜滋滋将苍野县发生的事向儿子说了一遍,万达功巴结五长老反而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边说着老皇帝十分高兴。
    赵祎沉思片刻问道:“父皇,这李铭秀横空出世,可有消息关于此人来厉?”
    赵敬摇摇头道:“神殿山路情司也来调查过此人,但朕完全不知这人底细,他好像就这两个月凭空而出。唯一线索就是此人好像与万达功有仇,处处找他麻烦。”
    “如此说来,这人对我们赵家倒是一个助力。”
    赵敬又摇摇头道:“朕原本也是这么想,但此人已经被神殿山挂上了神通榜,现在是四国公敌,咱们切不可与此人有任何关系,以免惹祸上身。”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