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贺一手-《鉴宝从文物修复开始》


    第(2/3)页

    李长歌盯着赵御手中的梅瓶,淡淡的说道。

    “为啥啊?”

    萧然听到现在,都是一脸的蒙圈。

    假的比真的还贵重?扯什么犊子呢!

    “就因为这三个字……”

    赵御指了指一旁侍者手中的显示屏,那上面正好显示着‘贺一手’这三个字。

    “贺一手?难道是制作天青瓷的工匠?”

    “没听过,一般瓷器都是看产出地,还有瓷身的一些主要特征,还从来没听说过有那个烧窑的因为瓷器而闻名的。”

    “是啊,再说这个名字也太马虎了吧?根本不像是文人雅士的名讳。”

    ……

    周围的人开始窃窃私语。

    在场的,能知道这三个字份量的人,也只有赵御,荣苍和李长歌了。

    古代名窑,产出的瓷器当时都是专供皇室的东西,一般人私藏,那时要杀头的。

    而后来,这些瓷器流入民间,别说一般完整的官窑瓷,即便是碎的,那也是价值不菲的东西。

    可是,大家在惊叹瓷器本身的时候,谁也不会将目光放在制造出这些精美瓷器的那些窑民身上。

    这和赵御以前看到的一则充满讽刺意味的视频一样。

    一个大官来到湖边,看到一艘木船当中有好些肥硕的鲤鱼,大官轻笑的问那鲤鱼的味道是否鲜美。

    那老渔民却直言,他虽然捕了一辈子的鱼,但是还真不知道这鱼肉是个啥味道。

    大官自然不信,随即说道:“你说你捕了一辈子的鱼,却从不知这鱼肉是何味道?”

    老渔民笑着回道:“这不奇怪,银匠打了一辈子的珠宝首饰,也不见得他就带的起那些物件!”

    这个故事,其实就和现在赵御周围那些人发出的疑问一样。

    精美的瓷器出自那些泥腿子的手中,可是被记住的,只能是高高在上观赏这些瓷器的勋贵!

    荣苍听着周围的议论声,看向赵御。

    那意思再明显不过,既然这东西是被你发现的,那么这‘贺一手’的来历,也就只能由你来给大家解惑了。

    “荣主事,我记得你曾经说过,这四方堂会建立以来,曾经有两人在堂会上发现过赝品?”

    赵御将梅瓶交给荣苍,笑着问道。

    “是的,第一次是神宗时期,第二次是清乾隆年间。第一个看出赝品的是锦衣卫北司的一位百户,第二位则是大名鼎鼎的千古第一贪,和珅!”

    荣苍点点头,将他知道的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那你可知,这‘贺一手’为何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