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刚想到这儿,便在不远处瞧见了薄昭旭,看人这副苦闷的脸色也知,擒获顾言晁这件事不是那么顺利。 向夜阑站起身,迎上薄昭旭:“人抓到了没有?” “迟了一步。” 薄昭旭揉了揉额角,他这段时日几乎未曾休息过,宫中琐事告了一段落,他也能松懈些许:“顾府上下都已经排查过了,大抵是因为时间匆忙,整个顾府,只逃了他一个。至于其他人,都已经交由本王的心腹审问了。若只是无关的家仆,本王便遣散他们回乡。” “也好。” 向夜阑认可的点了点头,大难临头各自飞,顾言晁未带上他们也是说得过去,若真拖家带口的,只怕连他自己都逃不掉。 只是向夜阑忽得想到:“那个顾老夫人呢?可抓到她了?” “也抓到了。” 无需向夜阑提醒,第一个被严加审问的就是顾老夫人,毕竟无论如何,顾老夫人都是顾言晁在京城中唯一的亲眷。 “这人很不一般,王爷最好还是亲自审问。”向夜阑若有所思地低下头,回想着曾撞破的可疑之处,“她应该不是顾言晁的生母,顾老夫人这个身份,是假的,至于她究竟是什么人,我也不清楚。但——陛下能变成今日这样,应当和她少不了关系。” 向夜阑之所以如此笃定,是因为那顾老夫人实在没有任何可取之处,至少在她所见闻中,顾老夫人算不上一个能登大雅之堂的长者,除了为顾言晁添了些麻烦,好像也未做过什么。可她又不是顾言晁的母亲,顾言晁何必留她在京中,给自己添乱? 顾言晁来华国的目的,从一开始就不单纯。 那他大可从一开始就挑选一个更为合适的人选来扮演“母亲”这个角色,可顾言晁既然把这位“顾老夫人”留在了身边,便说明此人于他有大用处,而且需要近身协助,不能轻易被外人怀疑。 偏偏顾言晁此时又把她扔了下来…… 那就说明她的用处已经走到头了。 而这个“用处”,多半就是老皇帝口中所指的顾言晁对他做的事。 天将将要亮时,画舫大火才终于被扑灭。 “谣妃”与老皇帝的尸首被人抬了出来,只是这时的“谣妃”,已然换了另一种身份——“遇难的皇后”。 一国之君葬身火海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华国上下。 整夜都未合眼的向夜阑,在众人的注视下衬托得更加憔悴为难,一众朝臣在殿下围得水泄不通,你一言我一语的咕哝着昨夜的火势有多大,连身处京郊的某位大人都瞧见了漆黑漆黑的烟——人能活着出来才怪! “别吵了。”不知是谁在人群中高喝一声,“昨夜的大火实在蹊跷,宫中防备森严,怎会等到火势不可控制了,才有侍卫前去救火!” 有这种怀疑,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