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确实不是人-《主编王妃又炒绯闻了》
第(2/3)页
市井传闻停留于此,彼时的西夏国君失去了意中人,坊间百姓反倒原谅了西夏国君做出了怎样的荒唐之举,违背了多少道德人伦,甚至还指责莫家小姐莫乔不识好歹,竟狠心抛下如此钟爱自己的男人。
可在市井传闻的另一面,莫乔因畏怕皇权,下手自裁时歪了分厘,终究是被医术高明的太医抢救了回来,每日有数十人监控着她的一举一动,彼时不足十岁的宫人赵婉,今日的赵姑姑,就是其中一人。
携助西夏国君将莫乔掳来的华国大臣只觉这般声势浩大不是办法,便为西夏国君出了一个主意——让莫乔就这样“去死”,为其重新捏造一个身份,这下子西夏国君更是有了把莫乔册封为后的底气,也没人敢多问为何册封大典竟不见君后面容。
西夏国君自知不能无时无刻地来监视她,索性将锁链再度减短,只余她在床榻翻身的半截儿,又恐此事早晚败露,索性对外声称君后一心礼佛,不肯见任何人,只留下了彼时年纪尚小的赵婉负责照顾莫乔的衣食住行。
原因自然是因为那时的赵姑姑年幼不知事,极好被人哄骗,不容易怀疑这位君后的身份,至于当时用于监视莫乔的其他人,均被西夏国君赏赐银两回乡,也全部死在了回乡的路上,酿出了一桩又一桩巧合到恐怖的意外。
几番寻死不成又被架上锁链的莫乔,到底还是疯了。她开始畏怕一切接近自己的男人,又本能地不抗拒任何接触摆弄,安安静静地做西夏国君所喜欢的木人,将最丑恶的一面在她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最开始,西夏国君尚有人性,莫乔也时而清醒,所以二人第一次诞下了一个孩子,在西夏国君的坚持下取名为“狗”。
但岁月变迁,西夏国君的性格似乎愈发的暴戾,不仅屡次害得莫乔小产,甚至还时常暴力相向,毫不留情,而莫乔的长相被崩溃的神志与岁月侵蚀,早已不复昔日那般美貌动人,甚至瞧不出当时的半分面貌。
将莫乔掳来的华国大臣又为西夏国君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寻出与莫乔的长相、姿容相似的女子,将她封作塑像,永葆美颜,还能陪西夏国君晚年一起睡入皇陵,岂不是百年修来的福分?
而这华国大臣不是别人,正是今日的西夏丞相。
这西夏丞相却是个有些难说的人物。
他从华国的九品小官一跃成为西夏国一人之下的丞相,说明他除了十分会讨好西夏国君,自己也是有些本事的,否则西夏国君大可随意挑个闲职打发了他,怎会让他当任一国丞相。
而作为西夏国君最得力的近臣,他竟告病未参加西夏国君所主持的秋猎,与那些排斥西夏国君的人一同留在了西夏国都。
明说是想照看都城事宜,但向夜阑觉得这人多半也知道些东西。
秋溟揉了揉额角,验证了向夜阑的想法:“他助着老东西做了不少危害朝廷,为害百姓的事,的确该除,但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如何除他是难事,除他以后让谁接任,又是一桩难事。”
薄昭旭:“此时最难,应当是如何定下他的罪。”
“不错。”
秋溟应声附和,“此人虽助老东西犯下诸多恶行,但此时并无证据指向与他有关,平白赐罪,恐要在朝中引起大乱。”
那赵姑姑怯生生开口,小心试探着:“老奴为殿下作证,难道也不妥吗?”
听了那些过往的大皇子早便呕出了许多胆汁,忍耐着对赵姑姑的憎恶,大皇子用帕子擦了擦嘴角,斥责不休:“你当朝中大臣都是傻子,会信你一个奴才空口无凭的话?你还真是会异想天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