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不好惹-《主编王妃又炒绯闻了》


    第(1/3)页

    宁斛珠专注地低头挑选饰物与脂粉,喃喃自语:“幸亏您也是个明事理的,否则草民今日着实只能闷声吃亏了,可见,您也不是很喜欢来路不明的这位贾姑娘。否则,便不会放任她作茧自缚了。”

    作茧自缚这四字,用的极妙。

    向夜阑接过年轻绣娘送来的糕点,道:“我只是想看看一直捧着她,她会如何步步高攀而已。就算没我在,宁老板也定知道如何让自己不受委屈,否则您这店多半也开不到今日了。”

    宁斛珠沉默了会儿,算是默认。

    “您总不能怪草民做人如何,草民也曾好好的劝过她,若真是想要攀附权贵,草民就不会做这样的生意了。

    她将挑选好的配套饰物都摆在了小桌上,并未急着为向夜阑更衣,而是苦笑道:“谁还不知道草民的前半辈子都做过多少荒唐事呢?草民一贯不在意这些庞人的事,所以向府如何,草民不在乎,当初选上这条路,也是因为草民的心中只有自己而已。正因如此,草民不会忍声吞气,任人欺辱。”

    宁斛珠的前半生颇为传奇,是连向夜阑都十分倾佩的人物。

    作为京北侯夫人的妹妹,宁斛珠自然也是娇生惯养捧在掌心的娇娇儿,否则哪会为她起上斛珠这样的名字。

    宁斛珠年足十岁那年曾参加童子举,童子举声称只需家世清白者,皆可报考,实则只有男子能拿到参加童子举的资格。而当初的宁斛珠因有父亲的官职傍身,加之负责此事的官员根本不觉得宁斛珠能考出什么名堂,索性给了宁斛珠这个名额,也是为了讨好其父。

    可就连当初的老皇帝都未料到,宁斛珠一考就是一个榜首。

    前朝从未有过如此先例,老皇帝更是被百官陈词,认为女子不可授官,就连宁父都觉得宁斛珠想入仕不妥。

    老皇帝念及有理,便不痛不痒的为宁斛珠封了一个七品命妇的诰命,此事再无下文。

    及岌后的宁斛珠更是京城百姓眼中的疯女人,怪她不肯嫁人,不肯乖乖侍奉公婆,相夫教子。

    宁斛珠一气之下从宁府出走,凭借一针一线在京中打下了名声,除了早年曾接济过宁斛珠的京北侯夫人,宁斛珠再未与宁家有过什么联络,直到数年前宁老爷大病一场,似是看透了许多,终于悟透还是女儿更加重要,世人的偏见又如何?

    宁家父女终于借着此事放下了隔阂,重修旧好。

    京中贵女时而哂笑宁斛珠半生嫁不出去,却又时常要低下头前来,求她为自己裁上一身衣裳。

    于宁斛珠与向夜阑而言,宁斛珠的前半生已经值得不少人艳羡了,单单是自由二字,就十分难得。

    宁斛珠将所有的首饰都转交给了来端茶的年轻绣娘,仔细吩咐道:“你来帮这位贵客换衣裳,不要怠慢了。”

    年轻绣娘“嗳”了一声。

    罗裙远没有宁斛珠所言的那般难换,单单是瞧着繁复,实则穿起来很是便利,年轻绣娘未费什么力气,便为向夜阑束好了腰间缎带。

    向夜阑肤若清池,颊似白桃,衬起这么一抹明艳的颜色恰到好处,罗裙刚好末过脚踝,暗处藏了一枚银铃做缀饰,宁斛珠在设计上一向很有心思。

    她有些紧张地放下了向夜阑的发髻,望着铜镜中的姣好面容,不由有些发怔:“您可真好看,声音也温温柔柔的,真好听……”

    小姑娘的喜欢与夸奖总是这般直白炽热,率真倒听不出半点虚假的讨好意味,仅仅就因为她明亮的双眸看到了这一切,忍不住说出这一切。

    “大致打扮一下就好,不必太麻烦,若是有什么弄不来的,交给我自己来做就是了。”向夜阑的目光落在了年轻绣娘的指尖,能看见不少能代表她勤奋的针伤。

    便是如此一点善意,就把小姑娘吓得猝不及防,支支吾吾的应了一声,不敢有半点的怠慢,反而比刚才还仔细了许多。

    年轻绣娘手巧灵活地为向夜阑挽了一个灵蛇髻,只片刻,就把每一枚发簪都插在了合适的地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