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不夷大乱何以大治-《三国狼烟行》


    第(2/3)页

    “秦国暴政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安能不亡?目下,大汉虽有过失,与秦国相较,却要好太多!”

    黄琬当即出言反驳道。

    “以李牧愚见,秦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秦国苛捐杂税沉重、徭役繁重,百姓苦不堪言,久而久之,必然会起抗争之意!

    秦国修建长城、宫殿,一来是抵抗匈奴,一来是供自己享乐。这无疑是劳民伤财,自损国力。

    秦国是个耕战国家,注重军功、大力推行法家思想。战乱年代,这些举措很是实用;若再到了治世时期,未免有些过时。可是,秦国并没有意识到,秦的郡县官吏,多是这帮武人,又如何能治民?

    秦开创郡县制,实乃千古首创!可是,郡县制的推行,损害了天下贵族的利益。秦虽是统一了天下,却又没有真正的统一人心!

    ‘焚书坑儒’,焚的不全是有用的书,坑的也不全是对国家有益的儒生!据李牧所知,始皇帝毁了很多术士的鬼神之书,也杀了不少装神弄鬼的术士。

    胡亥不仅残暴,而且还很愚蠢!李斯其人,身处丞相之位,却惜命如金,不能制赵高,最后身死族灭,实乃咎由自取!”

    “再看如今的大汉,从外戚宦官交替秉政,再到董卓、李傕武力挟政。大汉的天子却是无能为力!

    秦有贵族掣肘,汉有世族挡道,国家的人财物力,大部集中在这群人的手中,久而久之,国家必然是主弱臣强!

    如同人的一生,一个朝代也会盛极必衰!朝代时间日久,制度必然故步僵化。可是,特权阶级不仅不想放弃既得利益,而且,还想获得更多的利益!

    数十年以来,不管是十常侍之乱,还是黄巾民变、关西汉羌叛乱,亦或是董卓、李傕乱政。世家死了多少人?百姓又死了多少人?

    放眼天下,再是凄惨的世家,也要比百姓强过百倍!如此世道,人心思不思汉,李牧不得而知!

    李牧所知道的是,百姓想要结束战乱,想要安居乐业的生活。强世家弱百姓,无疑是愚民政策!

    纵使有人能扶保大汉,亦不过是苟延残喘数十年!治病若不能除根,终将旧病复发!届时,天下只会遭受到更大的劫难!”

    “唯有将大乱夷为平地,方有大治行于天下!”

    “李牧所言确实大逆不道,罪该万死!不过,此乃李牧的肺腑之言。还望黄公、杨公海涵!”

    李牧再一次朝着黄琬、杨彪施了一礼,一脸肃穆慨然的的沉声说道。

    好半晌之后,黄琬、杨彪依旧是眉头紧锁着默然不语。杨修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据李牧所知,关中原有百姓三百万。如今……怕是最多有一半吧!诚然,有些百姓逃难到了其他州郡。可是,李牧可以断定的是,百姓死亡人数,绝不下于八十万!

    值此之时,纵使有董卓、李傕的残暴掠夺,世家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世家豪强……是因为吃不上饭而饿死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