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何谈劳烦-《三国狼烟行》


    第(2/3)页

    李牧面带着几分笑意的看了看伏完、董承,只是,他的笑意不达眼底。

    心下甚为赞同的刘协,忙不迭的说了一句,“伏爱卿、董爱卿所言甚是!”

    “贼子曹丕已被微臣所擒……”

    面带几分笑意的李牧,一瞬不瞬的看着刘协,沉声询问道:“以陛下所见……该如何处置此贼为好?”

    “此事,李爱卿自行做主便是,不用请示于朕!”

    刘协心下一顿,快速的看了看伏完、董承,见他二人没有要进言的打算,只能面带牵强笑意的回道。

    “多谢陛下信任!

    眼下,曹孟德、刘青州二人正负隅顽抗于城外,拒不投降于微臣麾下,实乃是冥顽不灵!

    此二人当真是不识时务!”

    李牧看了眼刘协,随即,颇是有些漫不经心、却又意有所指的沉声说道:“曹氏父子先后胁迫于陛下,着实是大逆不道、罪该万死!

    据微臣所知……那刘青州乃汉室宗亲,又是陛下的皇叔,此人拥兵自重、不肯投降,着实是不好处理呐……361读书

    以陛下所见……微臣该如何处置此二人为好?”

    按理说,曹操、刘备就算是投降了,也应该是投降于天子。可是,李牧偏偏要说……曹刘不肯投降于他。

    这其中的意味,实在是很耐人寻味,不得不让人多想!

    惊魂未定的刘协,自然是没有听出李牧的弦外之音;不过,伏完、董承是听出了。

    其实,早在曹刘联军从昌邑城撤退的时候,伏完、董承就猜测出了李牧的心怀异志。

    不久前,在凉州军久久围困鲁县城、完全不把汉天子的生死放在眼中的时候,伏完、董承就确定了“李牧怀有二心”的这一判断。

    如今,李牧又是话中有话的来了这么一句,他二人又怎么会听不出来呢?

    “陛下何不颁下圣旨……召令曹骠骑、刘青州卸甲归降,前来鲁县城面见陛下,以赎他二人的罪过呢?”

    就在刘协不明所以、一筹莫展之时,二人对视一眼,心下悲叹不已,伏完踟蹰了两三息,终究是甚为无奈的进言道。

    “伏爱卿所言极是!朕这就颁下圣旨,召令曹刘二人来降。”

    大为赞同的刘协,忙是道:“李爱卿以为如何?”

    “曹刘二人若不投降……”

    一瞬不瞬的看着刘协,李牧笑着询问道:“又该如何?”

    “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