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顾少找上门-《暴少的娇妻》
第(2/3)页
沈青箩打开了副驾驶的车门,坐了上去,并系上安全带:“顾先生打算先去哪一处视察?”
“你说。”
“那就先去雕刻工艺坊吧。”顾少阳倒车将车子开了出去,沈青箩接着说,”沿着通河往前。”
她说了路线,然后就没再说话。车内陷入一阵安静。
顾少阳墨镜背后的眼睛瞄了她一眼:“你就打算这么带我参观?”
沈青箩指着前方:“你到那鼓楼前右转。”
“……”这女人真是一点都买他面子,别看她平时一口一个顾先生,一口一个您啊您的叫,其实最是不待见他。
沈青箩指着前方的几处楼阁说道:“你看到前方的古建筑了吗?那些窗户、廊檐的雕刻都是出自我们要去的工艺坊的手艺,那个工艺坊的存在跟这里的楼差不多年岁,虽然战争让他们走散过,但战争结束之后,工艺师傅又重建师门。”
他对这种世袭传宗可不感兴趣,但却喜欢听她说话,她的声音让他心里很平静,所以他并没打算打断她。
沈青箩接着又说:“雕刻工艺流派大类可以分为木雕跟石雕,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浙江东阳木雕、上海白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潮州木雕,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
“宣城的木雕技艺据说是从清代传承下来的,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传统特色。我们现在去的工艺坊主要涉及的雕刻品有橱、窗、台、几、案、架等等,这里出产的产品远销国内外。”
这个价值,顾少阳也斟酌过,如今全世界都在主导快餐式的文化,不论什么东西都要求快,而缺少的精致东西。
如果说,夜氏集团能开展一个系列的中国古风房产行业,估计也会十分走俏。
车子开到了宣城雕刻工艺坊,工艺坊的大门是恢弘的木雕门,门高可通达车辆,但门上的雕刻却一点也不显得粗糙,而是结构虚实相生十分大气唯妙。在门口相应相生的是两座守门的石雕,石雕刀法纯朴圆润,模样英武传神。
门匾之上,鎏金大字“宣城雕刻工艺坊”。
进入正门之后,里边有人在装车,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叔在一旁指挥着:“慢点儿,那头再用软和的垫一垫,别蹭破了!”
沈青箩示意:“那位大叔就是工艺坊七代传人,这里人都叫他七叔。”她说完朝七叔走过去,“七叔,忙着呢!”
七叔一看沈青箩:“沈萌妈妈,你过来了……”突然想到什么,他立刻看向沈青箩身后的顾少阳,原本也不算很和善的表情更严肃起来,“我知道你干吗来了,刚才王智已经给我打了电话,说你会带人来。”
看来顾少阳来视察的事情,老城人也已经知道了的,还好沈青箩之前没拒绝顾少阳,不然她罪过大了去了。
“是,七叔,我不大懂,还得麻烦您给我们讲解讲解。”
七叔面上有些清傲,越是有手艺的师父月是脾气清高,沈青箩只是笑着迎合,顾少阳可不吃这一套,他也不怎么吭声看着这工艺坊。
如果是大量生产的话,这规模可真是不够。
不过这些精细活,大量出产了就没什么价值了。
七叔带着他们进入了木雕坊,里边有二十来个雕刻师正在雕刻,他们面前摆放着半成品,正一刀一刀精雕细琢。
他们动作比顾少阳想得要快很多,都是些熟练工,也算得上是能工巧匠,技艺精湛,做出的作品造型也十分精美。
七叔介绍说:“木雕种类分工艺木雕和艺术木雕二大类。我们这是工艺木雕种类的实用性工艺,具有民间悠久的历史和强烈的民族传统色彩,讲究精雕细镂、巧夺天工的木雕工艺品。”
“现代人什么都快,据说还出了一个两天盖一栋楼的材料,我们也不去否认现代科技带给生活的便利,但是现在人越来越追求速度,一个一个忙着挣钱,挥霍掉了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每个人都活得很浮躁。”
“雕刻,你浮躁不来,是一种需要脾气跟时间都沉淀下来的东西。我们中国的老东西,有的是老了些,但该传承的还是要传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