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豫章-《墨桑》
            
            
            
                
    第(2/3)页
    “辛苦大家了。”
    “不敢当,该我们谢大当家。”尉静明精神极好,接话笑道。
    “大当家送了我们一场大功劳呢。”尉四太太下了台阶,欠身往里让李桑柔。
    李桑柔进了屋,转身看着四周。
    五间上房的隔断部移走了,北面用厚宽的木板拼起来,架起长案,从东墙一直伸到西墙,靠着东西墙,各自打横放着一张长案。
    北边的长木板上,摆满了一摞摞的墨纸,东西墙的长案上,摆着笔墨纸砚,案前各放着两张扶手椅。
    屋子正中,放着张宽大茶案,周围放着四把椅子。
    小丫头已经再搬了张椅子进来,清洗茶台,准备重新沏茶。
    “真是辛苦你们了。”李桑柔看过一圈,再次致谢。
    “真不辛苦。”符婉娘抿嘴笑道。
    “开心得很。阿瑶和鹂姐,可羡慕我们了。”刘蕊脸色微红。
    “钱三奶奶就在鄂州城,过来极便当,她来过四五回了,回回来了都不想走。”尉四奶奶坐下,从丫头手里接过茶针,撬着茶,连说带笑。
    “那就好。”李桑柔坐到尉四奶奶对面,示意符婉娘等人也坐。
    “有好文章吗?”李桑柔问了句。
    “有,还不少呢,正正经经的好文章。”尉四奶奶笑起来。
    到现在为止,晚报上最热闹的,还是滕王阁文章评选这件事儿。
    “那就好。”李桑柔舒了口气,随即笑道:“你们没开个盘口赌一赌,哪一篇文章会胜出么?”
    符婉娘瞪大了眼,刘蕊看着李桑柔,连连眨眼,尉静明噗一声笑出来,尉四奶奶先是一怔,随即失笑,“大当家可真是!”
    “来不及了。”李桑柔遗憾的啧了一声。
    “我们印书卖,已经挣了不少银子了。”符婉娘笑的忍不住。
    “一两银子一本,能挣什么钱?能花一两银子买书的,也就能花十两,你们该定到十两一本,然后呢,这印书没那么快是不是,十两银子的,两个月拿到书,要是肯加十两银子的加急费,一个月就给他。”李桑柔接着道。
    “大当家太能算计了!”尉四奶奶简直是一声惊呼,随即道:“印书的事,不能这样,哪能这样!”
    “一两银子一本,我阿娘写了信来,还嫌贵呢,说只要他肯读,送给他都行,不必收银子。”符婉娘一边说一边笑。
    “书这东西,不光书,别的也是,没花银子没花功夫,他就不会珍惜,那个什么,书非借不能读也,书非重金买,不能珍惜也。
    “真要仨钱俩钱就能买本书,甚至白送,那这书,就不是书了,不知道多少人家,干脆放到茅房当草纸用了。
    “但凡轻而易举,或是白送到手里的东西,就不用有人珍惜。”李桑柔不客气道。
    符婉娘怔了怔,慢慢敛了笑容。
    刘蕊连连点头,“真是这样!太学里,那些点心茶水都是公中供应的,那些太学生,拿一块点心,咬一口就扔了,还有的,就吃个芯儿,把外面剥了扔了。
    “我翁翁回回说起来,都气的什么似的。”
    尉四奶奶呆了呆,肃容欠身,“受教了。”
    尉静明唉了一声,“人哪!”
    “人之常情。”李桑柔笑道。
    “那几首诗?”符婉娘看向尉四奶奶,轻声说了句。
    李桑柔看向尉四奶奶。
    “拿来给大当家瞧瞧。”尉四奶奶忙笑道。
    “我去拿!”刘蕊忙站起来道。
    “是这么回事,”尉四奶奶看着李桑柔笑道。“最早一回,是六月初那个十天,有一首诗,灵气逼人,却不够工整,一看就是初学作诗,却极有灵性的,黄祭酒极是赞赏,说是难得的璞玉,可这首诗却没有落款。
    “黄祭酒托骆帅司寻找,可这往哪儿找去?
    “谁知道,七月初,又得了一首,一看字就知道和上次是一个人。
    “这一回这首诗,情感充沛,极其哀伤,肯定不是孩子的情感,还是没有落款,没找到人。
    “这一个十天,写诗的人,又写了一首,,还是没有落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