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中庸之道-《彼岸弗空》
第(2/3)页
顺天府尹刘国范更为意外,原本候着皇上的震怒或者潘家的回击,都没有降临,只是在圣谕中略加斥责,罚俸三年了事。
甚至连大岱川茶庄掌柜高廷恩,不仅未受牵连,还获准将高玉琼的尸身领回安葬。
捡回来一条命的还有鱼龙帮青木堂主苏文青,虽然在镇抚司中吃了不少苦头,落下了残疾,也被鱼龙帮赶出帮去。不过靠着多年的积蓄,离开了宪京,隐姓埋名去了他乡。
一直坚称自己是誊写信件,受人设局的潘知妍,也未受到追究,不过对其的安排倒让人意想不到。
永和宫絮白公主赵落葭果真向父皇写了一封陈情状,也坚称问心无愧。
赵天印的旨意也下得出乎意料。
既然絮白公主自请赴国子监潜心修学,不仅予以准奏,还责令潘知妍随行。
国子监老祭酒可是十三皇子的外祖父,赵落葭和潘知妍去此处是何意?自证清白?
这样的结果,吴淑妃自然不满意,祭酒吴老夫子恐怕也不满意。
祭酒的品阶不算高,但总算是受到皇上敬重的官职,更何况还有吴淑妃的缘故,按道理吴府应该更富丽堂皇些。
但吴老夫子的府邸中规中矩,比原钦天监监正何若望的何府也大不了多少,或许一个是在故纸堆中寻找寄托,一个原本也把心思完全放在九天之上。
此时吴老夫子便独自在书房内,斜靠在雕花木椅上,将时常研读的古本重重地扔到了书案上,然后又心疼地慌忙捡起,小心翼翼地放好,“哎”,叹息了一声。
圣贤的文章终究还是难以平复内心的焦躁。
吴老夫子缓缓地站起身来,在屋内缓缓地踱着步,脚步比较慢也比较沉。挥散不去的杂念又浮上心头,“苦读圣贤书不好吗?静宜当初一门心思要进宫,最后得偿所愿,有了世成之后,这争宠的心思又更重了些。到头来,这又是何苦?”
儿孙总是不让人省心的。静宜如此,世成如此,之前的恩钰也是如此。
吴老夫子手捧着个羊奶杯,出了书房,沿着回廊转了几转,来到偏院的另一处书房。还未走进,便听到里面传出来的读书声。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听到这读书声,吴老夫子略微压抑的情绪才有所舒缓,露出难得的笑容。他推门而入后,那读书声噶然停止,“恩钰给爷爷请安。”
原本疯疯癫癫的吴恩钰,此时却正襟危坐,苦读圣贤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