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君子不群》


    第(3/3)页

    张泽远倒了杯茶,递给周持。

    周持谢过后将昨晚的事和他的猜测讲了出来。

    当然忽略掉了腰带和面具。

    “不是为了钱财……那是为了什么呢?”

    张泽远揉了揉眉心,仍旧没揉开紧皱的眉头。

    “这样,你去查查……”

    “大人!”

    门外一声呼叫打断了张泽远的话,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周持开门。

    两名衙役抬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正是门口当值的那两人。

    其中一个放下箱子,说道:“大人,我们在门口发现了这个箱子。”

    张泽远起身走到箱子旁边,见这木箱没有上锁,伸手将盖子掀了起来,随即便愣住了——里面竟然是一箱的金银财宝!

    “这……”张泽远看向一旁同样惊呆了的衙役,“可知是谁人送过来的?”

    “不……不知。”

    周持皱眉,走近木箱,不知怎的想起了特别欠的勾走他腰带的那只手。

    脑中冒出了一种可能。

    他弯下腰,在一箱子金银中摸索片刻,果然摸出了一沓纸。

    周持展开那沓纸,一页一页看过去,神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待看完最后一张,他长叹了一口气,将纸递给了张泽远。

    这真是……朱门酒肉臭啊。

    那些纸上记录的是锦绣坊失火案中募捐所得的详细情况,以及……发放给受害绣工家属的银两记载。

    对不上,两份记录不仅对不上,差的还不是一星半点。

    发放给绣工家属的只是九牛一毛,绝大多数善款都被那几家奸商中饱私囊,塞进了自家腰包。

    怪不得……怪不得他前几日途径刘大爷家,失去女儿无依无靠的刘大爷会重病缠身无药可医。

    他以为是药材太贵,花光了发放的善款,自掏腰包为刘大爷买了药,却原来再多的善款也到不了这些人手中。

    而这些穷苦又善良的平民百姓根本不知道募捐所得的真实数目,怕是还蒙在鼓中感恩戴德呢。

    纯良……

    这就是锦州百姓日日称颂的大善人们口中的纯良!

    张泽远也没有想到,真相竟然会是如此。

    可笑他作为锦州知府,不仅没安顿好受害百姓,连这种卑劣的行径都没能识破,真是“明察秋毫”地讽刺。

    他看了眼箱子,明白里面的金银为何物,也明白这箱子的来历了。

    真是可笑,原来人不是人,贼不是贼。

    “周持,把那四家当家捉拿提审!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有何说辞!”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