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韩书瑶 等一场烟火的表演-《梨落庭满园》


    第(2/3)页

    这几天宁语跟着爹爹的军队回到了京师,不过在无皇上诏令前,军队不敢私自入京,她接到沈睦州大哥的消息说,今晚有人要在京师搞一些事情,她心底里有一种抑制不住的兴奋,仿佛闻到了猎物的气息,不过在此之前,她先要填饱肚子。

    今夜她用一根红绳将头发高高竖起,看起来英姿飒爽。

    身后的丫鬟阿九提醒她道,“小姐,我们要不要去换放河灯?”

    宁语听到后,转过身来,“是不是你想放啦?”她的眼睛里透着少女狡黠的光。

    阿九不好意思的笑道,“嗯,我想替阿娘和弟弟祈福,明年二月便是每三年一次的春闱,希望阿弟能够在此次春闱中考出一个好成绩。”

    宁语听到后爽朗地笑道,“好,就依你。”

    太子景澜到河边的时候,发现韩书瑶已经在河边等他,他刚刚去了一趟城楼,跟沈睦州对了一下头,便匆匆赶来。

    韩书瑶端庄地肃立在夜风中,跟其他人看起来格格不入。

    景澜知道,有些话必须要当面说清楚,等他跟韩书瑶一起放完此次河灯,他决定当面婉拒她。自己既然已经决定不能娶她,就一定得斩断她的念想。

    其实景澜跟韩书瑶的交往也并不算深,深宫里,在他最寂寞无助的时候,韩书瑶经常悄悄写信给他。

    那些信,成了他那几年孤独的支柱,但是他心里也明白,自己不能一直这么孤独无助下去。如果想要站立起来,有时候就必须变得有些冷血。

    他已经打听到,宁国公宁武,即将带着女儿宁语回到京师,他一定要把握好此次的机会,宁语今年已经及屛,想必宁国公府,已经在为她张罗婚事了。

    此刻景澜和阿寺脸上都戴了面具,他让其他人在暗处等他,影密卫现在已经成了他唯一的支柱了,这是大将军古墨还在世的时候,特意为他培养的一只秘密军队,这些只对他一个人尽忠尽责,随时随刻保护着他的安危。

    在这一点上他真的很感谢自己的这位舅舅,只是没有想到的是,古墨才三十余岁,便在战场上失踪了,这件事情一直成为自己母亲心中最深的痛。

    景澜虽然面上戴着面具,但依旧挡不住他贵公子的气质,他向河边走来,韩书瑶一眼就认出了他们,在她稍显寂寞的脸上突然开怀一笑,脸微微有些发红,虽然她已经跟景澜通了不少书信,但每次见面都仅止于打招呼而已,两人从未深入的交谈过。

    “你来啦。”韩书瑶脸上露出少女的娇羞。

    景澜点点头,“嗯,你已经买好花灯了。”

    韩书瑶立马拿出手中的花灯高高举起,对着景澜讲道,“我买好了,是兔子形状的,我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她的眼睛里有些期待,又有些紧张。虽然戴着面具,景澜还是笑了笑,温声说道,“你喜欢就好。”看到这个姑娘脸上这么开心,他有些不忍心打断。

    韩书瑶轻轻将花灯放在了河面上,看着它顺着水流慢慢走远,她闭上双眼,许下了一个心愿,希望自己每年都能跟景澜一起来放河灯。

    景澜背着手,在离她一尺的地方静静站着,夜风下,他的站姿极为静雅,有些话他心里知道,应该要开口了。

    此时,宁语和阿九也正在不远处放花灯,韩书瑶正背着脸,他们并没有认出她来,反而是阿九看到那只兔子花灯,大声嚷了道,“小姐小姐,你快看,是兔子花灯,跟我们的一模一样。”

    宁语瞬间给了阿九一个大暴栗,很凶地对她说道,“跟你说了一百遍了,出门在外,说话不要这么大声,你这样没有头脑以后怎么跟本小姐混。”

    阿九有些心疼地摸了摸自己挨打的头,委屈巴巴的讲道,“哦,阿九知道了。”

    眼看花灯已飘远,景澜对着韩书瑶讲道,“韩姑娘,方便我们借一步说话么?”

    韩书瑶天生有一种女人的敏感性,她似乎有些预料到景澜要跟她讲什么,但面前的这个男子,不容她拒绝。

    她只好点点头道,“有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