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诸候听闻袁绍之言,互相观望一番,皆闭口不言。 此时山阳太守袁遗见袁绍看着自己,想起昨晚之事,站起说道:“诸公听我一言,讨董为何失败,原因有一,那就是无陛下诏书,出师无名。” “是啊!袁太守说的有理。” “嗯,对对对!” 袁遗看着交头接耳的诸侯,接着说道:“所以我等应在洛阳推选新帝,诏告天下,然后领兵讨伐董贼,必可一举成功。” 东郡太守乔瑁反对说道:“不可!若是推选新帝,那此举与董贼又有何分别。” 袁遗看着乔瑁说道:“乔公此话差已,我等推选之人乃是光武帝之子东海恭王五世孙刘公也。” 翼州刺史韩馥说道:“如是刘公倒是可行,只怕刘公不会答应,刘公乃是上任翼州刺史,文节还是有些了解。” 刘虞自从被董卓派任幽州刺史,就一直对公孙瓒有所约束,此时见袁绍愿推其为帝,巴不得刘虞早些离开。 “袁太守此言甚好,伯圭以为可行。” 袁绍见已有多人同意,开口说道:“既然如此,本初就派人快马加鞭请刘公到来洛阳,主持大局。” 乔瑁见众人同意此举,心中不快,就独自一人起身告退。 袁绍见乔瑁离开,心中冷笑,继续和诸侯商量立帝之事,商议完必后,就让人前往幽州请刘虞到来。 乔瑁郁郁不乐的回到营中,手下诸将见此,就上前询问原因。 手下诸将得知原因后,就劝乔瑁领军离开,已免被袁绍记恨,夺了兵权。 乔瑁思考一番,觉得有理,于是让手下诸将赶紧拔营,出发前往东郡。 兖州刺史刘岱一直与乔瑁不合,得知乔瑁领兵离去,就已投叛董卓为由,领兵前往诛杀乔瑁,并吞其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