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一)-《紫玉钗街诡怪传说》


    第(2/3)页

    近日里温润的清粥小菜颇受恩客欢迎,许是天气日渐热起来,肥厚的味道吃的腻了,淡淡的粥品配上开胃小菜,倒成了时下新宠。

    粥是最好做的东西,但要熬的香浓,须得多费些工夫,以紫砂锅下冷水,烧开了,下入一早泡好了的上好粳米,以小火慢慢熬煮,顺着一个方向慢慢搅拌,这样煮出来的粥才能又香又稠,若是时候不到,水米分离,便寡淡的多。这样熬制出来,米粒开花,喝下去又滑又顺,自有绵长滋味。

    单喝粥,虽说米香浓郁,若是搭配了小菜,就更上一层楼了。我家秘制的酱萝卜和酱黄瓜等等,是配合清粥最好的辅味。

    酱萝卜是取肥厚的脆白大萝卜,和顶花带刺的脆嫩黄瓜,洗净刮了皮,以上好的甜面酱裹上厚厚一层,放入坛中,待入了味,萝卜和黄瓜成了酱色,吃起来又脆又嫩,甜中有咸,酱香浓郁,切成薄薄的片儿,点上香油,撒一点碧油油的香菜叶,隔上几个红艳艳的油辣椒,十分爽口,单是那透亮颜色,摆放在小碟子里,便引得人不得不去尝上一片儿。

    二流氓的追妻秘史

    可是近些日子,是逐渐热起来的立夏,偏偏铺子里往年这个时候卖的最多的酱菜,今年里却不曾卖的动,原来是因为在我家斜对面的鲜果铺子搬了家,换成了一个高高瘦瘦的少年开的一家酱菜铺子。

    他们家的酱菜种类繁多,清脆爽口的酱甘露,风味独特的腌莴笋,甜滋滋的糖蒜,脆生生的咸辣藕片,各式各样,看得人眼花缭乱。

    那少年自称姓胡,是河西人士,自小便学着家里祖传的手艺过活,家里已经没了人,现下**做着这个买卖,也是个辛苦人。胡哥哥话虽不多,人却很和气,挺着直直的腰板,铺子里纤尘不染,亮亮堂堂,干净的找不到一粒灰,紫玉钗街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拎着篮子,闲逛的时候到这干干净净的酱菜铺子挑选一番,是以斜对面总欢声笑语不绝。

    娘站在铺子门口张望着他们家的生意,在围裙上擦了擦手,习惯性的正一正头上那马二少送来的锃亮金钗,咋舌道:“梅二,你说那小后生的生意,怎地比咱们家好上这许多?”

    爹一边揉面一边答道:“谁知道呢!许是那个后生人缘儿好,会做买卖。横竖咱们家又不全靠酱菜过活,多卖些点心才是正经。”

    娘左思右想,道:“往常这个时节,紫玉钗街上的酱菜买卖,也不是只有咱们一家在做,可从来没有这么惨淡过,我偏不信他们家能做出甚么幺蛾子来。”边皱一皱眉毛,对我说:“梅菜,给你几个大钱,你拿着往斜对面去,买一包酱甘露来。”

    我忙道:“娘,您忘了,咱们自己家里有甘露,前几天我爹才腌在那黑花瓷坛子里,也差不多到了时候,娘要吃,梅菜这就去盛点子来。”重生在白蛇的世界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