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李市镇之战二-《明末求生记》
            
            
            
                
    第(2/3)页
    冯双礼一路
    势如破竹。
    倒不是说,他一路上没有遇见抵抗。只是夏军的水师优势太大了。
    逆流而上,一路到成都,简直是如入无人之境。
    有冯双礼在前开路,后面夏军过来的时候,大部分清军都投降了,毕竟大部队士卒都是四川本地人,就如吴三桂担心的那样。
    这些四川人,才不会为吴三桂效死的。
    吴三桂这几年在四川,并不能说一点政绩都没有的。
    但是吴三桂这一点政绩,不足以让川人为之效死,更不要说,杨展之子杨景新也从讲武堂之中回来了。
    杨展数次来往于成都,他平生最大战绩,就是在这一带打的,不管是大破张献忠,还是挫动豪格。
    杨景新招揽的旧部,对这一点可以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
    故而根本没有遇见什么敌人。
    顺顺利利的来到了成都城下。
    吴三辅见状夏军的水师到了。二话不说收拢军队,准备死守成都城。
    成都城作为吴三桂的老巢,吴三桂在成都城上,可以说是下了血本了,成都城池,本来就不差,又被吴三桂层层加码,更是添置不知道多少火炮,大部分都是自己打造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清廷那边弄过来的。
    可谓是城高池深炮利。
    冯双礼仅仅是一看,就知道攻不得,只好老老实实的安营扎寨,等待李定国的到来。
    吴三辅的信使,也以十万火急之速,将这里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吴三桂。
    吴三桂见了吴三辅的书信,顿时觉得头晕目眩。说道:“好一个李定国。”
    在吴三桂想来,他在李市镇这边打,想来李定国也应该来救吧。
    他手中有数万骑兵,对于水师没有什么办法,但是用来对付夏军的陆师,却是大有把握的。只要李定国来救,就能给他一个好看。
    须知这里已经是川中核心了,虽然不能说没有一点山峦,但是平地还是比较多,足够骑兵发挥出实力了。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李定国既然敢这样。
    吴三桂不明白,李定国怎么敢?
    贺虎头是谁,吴三桂与之打了好几年交道了,又怎么会不知道?李定国虽然得张轩信任,但是南京很多人还是将李定国视为不安定因素之一,而贺虎头身为李定国的副将,其实带着一些监军的意味。
    眼前的情况,就好像是李定国要将贺虎头置于死地。
    李定国就不担心将来张轩找他麻烦吗?
    这无数事情汇集在一起,足够组成吴三桂的惊愕。不过,吴三桂很快将这些多余的想法,放在一边。
    在他接到消息的时候,他已经在李市镇鏖战七日了。
    这七日之中,数次攻入镇中,远远的看见镇中不少房屋都被焚毁了,黑烟尤自冒着,似乎述说冤屈的鬼魂一般。
    这李市镇给吴三桂的感觉,就好像用一把力气就能推倒,但是不管怎么推,都推不到,还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