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寒冬将至摸鱼儿-《爱是寂寞的过往》


    第(2/3)页

    在九十年代的农村,井水里面的蛤蟆酱中的蛆,都不认为是脏东西,因为太正常了,张缄清楚的记得小时候,阳光灿烂的午后,奶奶用筷子从酱豆缸里认真的一根一根挑出蛆虫的场景,阳光照在她花白的头发上和满是褶皱的脸上,她挑的是那么认真和自然。

    可以完全的肯定的是没有挑出的肯定被我们吃掉了。

    奶奶说眼不见为净,奶奶说的对。

    青菜虫也是农村常见的虫子,由于当时用水都是从井里挑,对青菜这种经不起清洗的东西,也就是用水冲个两遍了事,吃到青菜虫也是常有的事情。这也是食堂老板娘理直气壮的原因。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住校的学生不在食堂吃也没有太多的选择,价格都差不多,当然别处卫生也好不到那里去。

    事情的传开不是面条里有青菜虫,而是胖子把青菜虫吃掉了,正确的操作方式是不要声张,轻轻的把青菜虫用筷子夹出来扔掉,然后默默的吃完剩下的面条。

    胖子不按常理出牌,首先要求赔偿有碰瓷的嫌疑,其次不是扔掉而是吃掉不按常理,也就是第二天胖子又有了新外号叫菜虫男,结合他的体型和长相是挺像。

    课间的时候,刘一凤和高小丫问张缄,菜虫男是不是真吃了菜虫,如果真吃了,他是怎么吃的,用了几口,有没有就这面条吃。

    张缄被她们一连串的问题搞的有点头大,正不知道从哪个问题开始回答的时候,胡东立刻觉得表现的机会到了。

    “我知道事情。”说完他就站起来眉飞色舞的演绎胖子吃面条的全过程,还模仿胖子和老板娘的声音,精彩程度不亚于小品《吃面条》,一开始是高小丫和刘一凤咯咯的笑,随后全班听到的都哄堂大笑。

    胡东很享受这种被人感觉,被人重视的感觉,说完他眼一闭头一顿,意思是散场了。

    张缄这次才发现胡东真是个埋没的人才,当天晚上回去的时候,他只是简单的把这件事和胡东说了一下,第二天胡东就能绘声绘色的把事情进行还原,重要的是他还原的基本和事实一致。

    几年后,胡东高考落榜的时候,薛老师在别人面前说胡东不爱学习、从小就笨。

    胡东在下午放学的时候又在教室里宣布了一件事,学校西边的大塘今天起堂逮鱼。

    这在当时的农村可是大事,基本上是一年起堂逮鱼一次,用水泵把池塘里面的水基本抽干,养了一年的鱼基本就成了瓮中捉鳖,几千条鱼在塘里欢腾可是一个大场面。

    放学的时候,胡东第一个冲出教室,一溜烟的跑了。张缄班的同学也跟着去了十几个,高小丫和刘一凤也没有什么事情,张缄他们一起就出了校门。

    下午五点的时候,太阳只是露了一会脸就不见了踪影,旷野里一片萧索,看不见绿色也看不见飞鸟。

    张缄他们一群人赶到的时候,塘边都站了好多村民,只见好几个中年人在水深到膝盖池塘里,一人提着一个大桶,里面全是鱼,鱼在桶里挣扎,不时溅出他们身上,他们却丝毫不在意,脸上挂着满足的微笑,那是丰收的喜欢,今年的鱼应该不少。

    他们把成桶的鱼放到停在路边的拖拉机车斗子内,已经快要一车鱼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