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看不懂的手法-《放学后推理社》
第(2/3)页
欧阳走进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了倒在办公室靠窗边上的尸体。
办公室总共七十平米,非常的宽敞,三面是墙,一面是整块的玻璃,巨大的茶色窗帘被拉到了两边,现场没有任何被破坏的痕迹,尸体头部靠近落地窗边一米处。死者额头上有一个弹孔,面部朝上,双目圆睁,瞳孔放大,身体躺的还算比较规矩,双腿微张,办公室的木制地面上有随处可见的血液。
欧阳看到现场后,并没有急于让警察带尸体去做法医鉴定,确定死亡时间。只是径直的走到窗边,观察了一下玻璃上一厘米直径的弹孔,然后敲了敲玻璃,听着敲击声,应该是钢化玻璃,不然一般的玻璃在中弹之后会被整个碎开的,而这块玻璃只是多了个弹孔而已。欧阳紧接着向窗外眺望,顺着这个方向最好的狙击地点是哪?结果一眼望去,只有五百米外的一栋大楼是正对着这栋高档写字楼的。
那栋大楼是干什么的?欧阳警官问先前赶到现场的警察,然后得知,该大楼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楼高两百四十多米,算得上是较高的建筑了。
弹壳在哪?
一个警察把用透明袋装着的带血的88式狙击步枪的弹壳交给了欧阳,子弹上无指纹。欧阳对比了一下一厘米左右的玻璃洞,觉得大致吻合。
欧阳警官仔细的看了几眼尸体后,便叮嘱其他警察带着尸体去做法医鉴定。
现场被白色的现场痕迹固定线给标记住了,房间外被拉上警戒线,禁止通行。欧阳警官则让所有在场人员在另一个房间进行口供记录。
报警的是欧阳警官的吴秘书,据他所说,今天是休息日,公司全员放假,所以一个员工都没有。他本来也在家休息,但接通了一个电话,是陈董事长打电话让他到公司去的,电话中只说了让他去公司,其它什么没讲。接通电话的时间是14:21,这个欧阳通过查看通话记录可以证实,但由于二人都是防窃听的商务手机,所以通话内容不能证实,值得关注的是,陈董事长在给吴秘书打电话之前,接过一个公共电话亭的电话,约是在14:18。
吴秘书还说,老板电话打得匆忙,于是自己是开车去的公司,在14:52到达公司,停车场值班的小张可以证明,电梯到达五楼是在15:05,电梯里面有监控录像,15:07时,他去到老板办公室,发现老板已经死了,于是他赶紧离开现场,跑到了三楼的安保室,找到保安小李,然后商量之后进行报警。
五楼没有监控录像吗?
办公室里面和外面的走廊是没有的,其他地方的监控录像都有死角。
为什么办公室和外面走廊没有?欧阳警官问。
吴秘书回答说,因为老板对摄像头生理上抵触,可能是觉得不喜欢被监视吧,所以没有设置摄像头。
第二个人是安保室小李。
我在15:15的时候见到吴秘书的,当是秘书气喘吁吁的跑到了安保室,跟我说发生了一起凶杀案,我觉得不可能,因为今天写字楼没有很多外来的人员进入,而且都是在监控之下的,所以没有相信。但因为工作原则的原因,我还是跟着吴秘书去了一趟办公室,看到了真的尸体后,就决定报警了。
欧阳接着问,你是负责该公司的安保工作,还是整栋写字楼?
小李回答,整栋写字楼。
第三人,门口的值班保安,老马,他说,今天归他值班,因为来的人少,所以他对每个人用扫描仪进行了违禁物品检查。
人少?所以安检?
是的,因为周末值班人员少,所以有些忙不过来,所以用了安检仪,每个人都会路过这个安检仪,什么可疑的东西都不可能带进去的。这也是防止写字楼贵重物品丢失。
不是为了人身安全吗?只有周日安检吗?周六呢?
人身安全根本就不用保障,平时的安保人员充足。周六也有加班,所以不用安检,周日才会每个人都检查。
第四人,停车场的小张,他证明吴秘书的话是属实,而且他是四人中唯一一个表示自己听到砰的一声枪声的人,他说大概是在14:30。停车场的位置在一楼,办公室窗户朝向的楼下。
还有另外几个人有明显的不在场证明,就没有进一步调查。
欧阳警官有些怀疑,然后便也将写字楼五百米外的大楼负责人找来做笔录。
欧阳事先并没有告诉刘经理发生了些什么,也只是说了解一下情况。
那人是刘经理,好像最近还跟陈董事长长有商业往来,是关于一块地皮的开发问题,陈董事长之前就跟这个房地产开发公司签好了合作协议,这次事件发生后,签约合同也只能终止。
刘经理,大约在14:21和15:22之间,你们公司有没有出现什么奇怪的响声?比如枪声。或者是什么可疑的人,能够携带枪支的人?
这个应该没有吧,我不知道。警官你可以去查看一下我们的监控录像。而且我今天只是在14:30到15:00去了公司,开了个短会,也是压着点去的,基本上没有逗留,公司监控可以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