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文武论战-《太平战纪》


    第(3/3)页

    “优贡生马三俊”说完,这马三俊暗示其余几人报上名来,省得王靖元老问。

    其中一人报道:“邑中方潜”。

    另一人报道:“朱道文”。

    还有一年轻人道:“西乡秦汝楫”。

    末了,是两童子,一人叫方守彝,方宗诚之子,另一人叫吴汝纶,方宗诚学生。

    几人不同的自我介绍说明各人的态度。马三俊热衷官场,屡与太平军作对,被击毙于舒城。方潜精于学问,后曾与儒学大家霍山人吴廷栋辨析陆王心学。朱道文、秦汝楫淡泊名利,以教书为娱,倒是吴汝纶终成儒学一代宗师。

    “哈哈,今天群贤毕至,少长贤集,皖省文武齐集一地。”王靖元爽笑道。

    “想我华夏以孔孟为师,儒术至尊,将军何以屈从于西夷邪教?”方宗诚问道。

    王靖元见对方一直纠结于信仰,便道:“孔孟与基督皆是信仰,洪天王以拜上帝教起事,亦因之立国。”

    “既是如此,尔主已掌控江南半壁,为何不弃邪教,而从孔孟大道!”

    “这……”王靖元郁闷了,洪秀全现在以批孔毁儒为国策,要叫他更改岂不难如登天!

    “尔主以歪魔邪道起事,终究因之而亡!”没想到方宗诚一针见血,竟断出洪秀全下场,真不愧是大学问家。

    “哼,既是不拜孔孟,为何还来祭拜姚先生?难不成先礼后兵?”马三俊斥道。

    方宗诚虽有责问但却礼仪周到,而这马三俊态度蛮横,显然是个刺头。

    “在下本人对姚先生甚是崇敬,又师事姚先生门下龙先生,早晚研习先生经世之学,是以有再传之名,弟子岂有不拜先师之理?”姚莹是以经世致用之学闻名于世,所著典籍涉及经济、教育、防务等各个方面,亦为后来的洋务派曾国藩、左宗棠辈倡导。王靖元重视桐城儒士就是为了延揽这批既有学问又有经世能力的贤士。只听他道:“不瞒诸位,在下奉天国翼王五千岁之命,随师北征驻守于此,久闻诸位皆是省中大才,深得方姚诸前辈真传,特来拜请,以便早晚求教于诸位。”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