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保胎-《春闺记事》


    第(2/3)页

    大夫人在内室陪着。

    看到宋盼儿来,三奶奶和五姑娘忙迎上来,给宋盼儿见礼。

    “大嫂和大伯母在里屋。”三奶奶亲自替宋盼儿打起了帘子,把宋盼儿让里屋让。

    大夫人坐在林蔓菁的床边。

    林蔓菁则平卧在床上,阖眼养神。

    听到了脚步声,她忙睁开眼,挣扎着要坐起来

    宋盼儿上前,扶住了她的肩头,笑着道:“你七妹去了药铺,春巧那药铺寻她了。我是从家里来的,先到了一步……”

    林蔓菁只得躺好。

    大夫人让人搬了锦杌给宋盼儿坐。

    宋盼儿坐下,问林蔓菁:“是哪里不舒服?”

    “说肚子疼。”大夫人微微蹙眉,对宋盼儿道,“吃了东西就吐,又泄肚子,然后就肚子疼。吐完、泄完算好的……”

    宋盼儿心里估量:是不是肠胃的问题?

    “……只怕是吃坏了什么。”大夫人也这样猜测,“我们到底不通医理,还是等瑾姐儿来了再说。”

    宋盼儿就笑着道:“瑾姐儿看病最是精准,蔓菁别担心。”

    林蔓菁露出一个苦笑。

    等了大约半个时辰,顾瑾之终于来了。

    大哥顾辰之也跟着来了。

    兄妹俩跑得满头的汗。

    “蔓菁怎么了?”顾辰之跑进来就直接闯到了里屋,奔到林蔓菁床前问,“哪里不舒服?”

    大夫人就道:“慌什么?”

    然后才把林蔓菁的情况,说给了顾辰之和顾瑾之听。

    顾瑾之听完之后,坐下来诊脉。

    顾辰之满脸焦急,多次打断顾瑾之诊脉,不停的问:“是怎么了七妹?你大嫂有事没事?”

    大夫人见他这样不沉稳,轻轻咳了咳。

    顾辰之就尴尬挠了挠头。

    顾瑾之取脉,发现林蔓菁的脉滑而圆润。说明胎儿很健康;深按下去,然后再松开时,林蔓菁的脉鼓起来慢,中医里称“按之不鼓”,说明林蔓菁自己本身正气不足,有点虚弱;再轻取的时候,她的脉有点沉涩。

    “大嫂,我看看舌苔……”顾瑾之对林蔓菁道。

    林蔓菁就伸出舌头让顾瑾之瞧了。

    舌质不红,说明非热。

    诊断了一番,顾瑾之让她又躺好。然后伸手轻轻按了按她的腹部。问她到底哪里疼。

    林蔓菁也说不好,一大圈都疼。

    最后,她说肚脐眼四周疼。

    “这是蛔积。”顾瑾之笑着对大家道,“不妨事的。大嫂肚子里有蛔虫。蛔上入隔。才肚子疼的。用些安蛔汤就好了。”

    众人皆错愕。

    他们心里都以为是动了胎气的,哪里知道,竟然是蛔虫。

    林蔓菁满脸通红。她低声道:“我从前也没这样过。”

    “从前身子好,才不易察觉。”顾瑾之道,“如今怀了身孕,全身的血都聚集子宫以养胎,身子里的气机因为缺血而不运,正气就不足。正气不足就虚弱。身子里潜伏的毛病,全都显露出来。您肚子里的蛔虫,也不是一两日的。您安心,我给您开个乌梅安蛔汤,对胎儿没有影响。”

    林蔓菁这才松了口气。

    大夫人和顾辰之等人,也跟着松了口气。

    乌梅安蛔汤是伤寒论里面的方子,由乌梅、干姜、细辛、黄连、当归、附子、黄柏、党参、桂枝等组成。

    “喝了安蛔汤,打出蛔虫,肚子就慢慢不疼了。”顾瑾之跟林蔓菁说,“大嫂以后要吃饭。因为您气血不足,所以气机不运,三焦不畅,脾阳不升,都没有胃口。可没有胃口也要吃,这样才能补正气。”

    她开了方子,交给大夫人。

    林蔓菁连忙点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