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5回 宇贺神将-《丈六金身》


    第(2/3)页

    惟愿智慧辩才天,以妙言辞施一切

    次结定印或拿念珠诵“大辩才天女成就一切真言心咒”。专修此法最少需念108遍以上。辅修此法则念49遍即可。

    最后忏悔一下口业,再行回向。

    此法是辩才天女修行的根本祕诀,宇贺神将属于辩才天权化之身,若能在根本祕诀上用功,再辅修宇贺,定能一举两得,妙用无穷。

    相传,千万年冰封的昆仑山里,无热恼龙王守护着八味水池,此池绝妙无比,金沙布底,周匝奇珍异宝围绕。谁能饮得此水,便可现证宿命通。池旁有四个源头,分别以牛、狮子、马、象为形。从四兽口中各出水源,灌溉于凡俗各处。而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恒河,也是从这里发源。恒河作为印度的母亲河,是许多修行人所向往的地方,千里迢迢来到此处,就是为了能在恒河当中沐浴净身。

    因为他们深信,恒河水能洗清罪孽与病痛,甚至帮助灵魂升天,同时,有些信众死后,其家人也会将亡者的骨灰撒入河内。而印度还会定期举行河祭,来表达他们对恒河女神的敬爱。

    我们都知道,佛教文化从印度崛起,到远赴中国蓬勃飞越,以至于周围国家的熏染盛大,其发展过程自是不同寻常的。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各个民族之间的碰撞,让佛教大放异彩。印度恒河女神流淌到中国就变现成辩才天女,蜿蜒到岛国就化身为宇贺神将。

    其实辩才天女,在印度佛教尚未完全传布之际,便已广泛地流通于印度各处。那还是吠陀时代,人们眼中的辩才天,就是恒河女神。她常常身着曼妙天衣,随着世人的祈祷赞呗,婀娜于流淌无尽的清水之中。

    她领受着四大种姓的供养,执掌着舌根辩论的权柄。非但如此,她还兼具妙娴音律的神力。自古以来,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总会涌现出一些带给大家浪漫色彩浓厚的哲人。远且不表,即如中国历代的文俊贤士,大多也都是攻于文而喜于乐。所以《乐经》所彰显的音律之道,同样成为华夏先王治世的精神枢纽。

    在三国纷纭割据的潮流中,有一位谦谦君子应运而生,那便是“建安文学”的翘楚——曹子建。传说魏明帝太和四年,陈王曹子建到鱼山游玩。因山神仰慕子建之才,所以故施神通。子建恍然一瞬,听到山中回荡起梵音歌唱,于是大有所感,依照《太子瑞应本起经》,结合灵机所得之乐,合为词曲传世,这便是顶顶大名的“鱼山梵呗”。所以曹子建可称为梵呗学的一代宗师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