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政党-《辛亥军阀》
第(2/3)页
现在比较薄弱的环节就是造船和jīng密机床,乔宇为了解决造船的技术问题大力从海外引进有这方面知识的华人,将他们充实到造船厂之中,再有就是发挥银子的作用,一方面鼓励中国工人努力学习技术,另一方面就是花钱收买外国工程师,把重要的技术拿到手。
机床制造是工业的基础,也是要花费时间来积累的,现在四川已经开始奋起直追,另外就是从法国大量的购买机床,法国为了抵偿劳工的薪金,已经向四川出口了五千台各种jīng密机床,极大的提升了四川工业生产能力,足够使用一段的时间了,中国的技术人员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真正设计制造出中国人自给的机床。
乔宇的目标就是在一战结束之前,基本上解决所有关键产品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好坏就是工业水平的积累了。
现在为了调集更多的物资到欧洲,钦州船厂的订单又翻上去一倍还多,其实不只是船厂,其他的企业也是如此,中**队要进入欧洲参战,为了中国人争取失去的利权,西南上下都在疯狂的进行生产。
尤其是他们已经知道关税的问题已经解决之后,就更是如此了,工商各界极为振奋,有了关税自主权利,zhèng fǔ就能够保护企业,尤其是他们对于现在西南zhèng fǔ还是保持着相当程度的信心,因此投资工业的浪cháo一浪高过一浪,资本数量显著增加。
就连相对保守的云贵两省的工业也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开矿山,建工厂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对于经济的问题乔宇只是做了一个大方向的规划,剩下的就交给商人去处理了,乔宇还是比较相信中国商人赚钱的本事的,而真正让乔宇关心的就是军队的扩编的问题,西南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控制的地盘也越来越大。
人多了,心思也就多了,如何保证这只军队还听自己的,绝对是一门大学问,这个时代的中国人往往靠着同学,同乡,同族的关系,安插亲信,靠着他们来控制军队,乔宇是十分鄙视这种做法的,任何人都有亲疏,当你靠着这种办法的用人的时候,就等于是在给团体之中分出层次,有些人是我的亲信,其他的人就低了一等,一个上位者不能一碗水平端,团队的分裂就不可避免。
最为典型的就是秃子的部队,分成了嫡系和杂牌,在嫡系之中又分成嫡系的嫡系,嫡系的杂牌,在杂牌之中也有杂牌的嫡系,杂牌的杂牌,这种依据亲疏远近划分出来的军队势必内斗不止,毫无战斗力可言。
乔宇更倾向于用制度管理团体,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乔贞身为乔宇的二哥,理应是最为亲信可靠的人员,但是乔宇已经将他从主力部队之中排除出去,为的就是制止军队之中的拉帮结派的风气。
这次扩军更是如此,乔宇必须紧紧盯住部队的情况,避免有人假公济私,建立小山头,就在乔宇忙得头晕眼花的时候,王天河突然前来汇报情况。
“钧座,这是广州方面传来的消息,孙文一系又在广州开始大肆活动了,主要是指责段祺瑞zhèng fǔ不顾民众利益,一味参战,话里话外对我们也多有指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