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出征-《辛亥军阀》
            
            
            
                
    第(2/3)页
    “没错,既然我们已经准备一党执政,就必须要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不然执政的基础就要动摇了!”
    乱世之中军队是命根子,绝对不能够出现差池,现在要派遣大批的军队到欧洲作战,一旦一战结束,这些经历过一战烽火的优秀士兵绝对是以后中**队的主力,也是各方势力关注的核心,乔宇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地里长出别人的庄稼,因此利用统一mín zhǔ党对军队加强思想教育,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时光飞逝,一九一六年渐渐的远去,这一年是残酷的一年,欧洲西线战场搏杀空前残酷,海上有rì德兰海战,陆上有凡尔登和索姆河战役,东线战场也是残酷无比,俄国和奥匈帝国基本都打残了,上百万的伤亡让这两个底子本就不雄厚的帝国彻底露出了疲态。
    德国也不好受,两线作战,没有外界的补充,国内粮食价格一天一个样,如果不是德军战斗力不弱,现在的拉锯战基本在外国,德国也早就挺不住了。
    打到了这个地步,双方都在思考解决眼前困局的办法,英法将所有的jīng力都放在了美国上面,现在只有将这个最强大的工业国拉入协约国一方才能够一锤定音,另外中国和rì本也要极力拉拢,让这两个国家提供更多的物资和人力。
    英法虽然窘迫,但是还有指望,可是德国人就没有指望了,他们被困在了中间,也别指望能够拉来别的盟友了,因此德国人剑走偏锋,开始对沙皇俄国的政权动心思了,这个泥腿巨人虽然损失惨重,但是依旧还有战斗力,作为一个老牌的列强,好勇斗狠的传统还是十分强大的,俄国还是足以痛扁奥匈的,说起来德国选盟友的本事真不怎么样,奥匈连沙俄都没有办法抵抗。
    德国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办法,俄国多数党的领袖被他们发现了,有了这张好牌之后,他们正在策划如何让这张牌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何肢解沙俄。
    就在双方斗智斗勇的关头,中国的参战军基本训练妥当,四川在六个月之中一共扩军二十一万多人,其中要派往欧洲的一共是十三个师,加起来接近十六万人,由于运力有限,首先运送四个师的部队到欧洲,剩下的军队陆续再派往欧洲。
    北洋方面的十万军队也差不多训练妥当了,比起四川的军队来说还是要差着一些,但是也算是一支少有的jīng锐了,倾注了段祺瑞和徐树铮的大量心血,这也是北洋重新崛起的基础,段祺瑞不惜重金加强参战军的装备,除了英法提供的五百万英镑之外,另外还有结余下来的庚子赔款,以及增加的商业税收全部用在了购买武器之上,总价接近一亿银元了。
    段祺瑞一共购买了三百六十门一百五十五毫米的榴弹炮,还有四百门的一百零五毫米的加农炮,其他的机枪,冲锋枪,迫击炮,掷弹筒也购买了不少。
    除此之外,按照徐树铮的建议北洋还组建起拥有三十架飞机的空军,还购进了十二辆坦克,一番折腾下来,北洋的装备彻底更新换代,比起以往的北洋不可同rì而语。
    不过面对着这样一支强大起来的北洋军队,乔宇没有任何的恐惧,相反还盼着北洋能够采购更多的武器才好,目前来看,北洋和西南就是竞争对手,早晚要为了中国的权力大打出手,决定谁才是真正的主宰,北洋要是完全仰仗着西南的装备,那这场仗根本就不用打了,只要掐断武器供应,北洋就不战而败。
    大肆和北洋进行军火贸易还能够将北洋积攒的资本全部转移到四川来,让这些资金为西南的增强实力,可以说只要北洋继续购买武器,他们就是西南谋求利益的一个工具,根本没有和西南对抗的能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