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 决赛之夜-《未来球王》


    第(2/3)页

    这意味着,李玉一年单单从耐克公司方面就能至少获得4000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这还是一个保守的数字。

    詹妮也没有想到,一个职业运动员会拥有如此的收入水准。

    可她忘了,拥有华夏这样巨大的市场,能够让耐克公司下如此血本的运动员,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目前来看也就乔丹一人,现在又多了一位李玉。

    一个领域才一个人!

    可以说,李玉是被华夏的巨大市场向前推了一大步,现在谁拥有亚洲,谁就拥有了挣钱的依托,当然李玉自身的实力也摆在哪儿了,阿迪公司现在主推的代言人是梅西,不过比起李玉来说,阿迪的足球运动装备,在亚洲大区,已经和耐克拉开了很大的一段距离。

    腾龙在华夏,在亚洲已经深入人心,什么篮球鞋限量上市时,排队扫货的情形,在腾龙系列的限量服饰上也可以见到。

    世界杯期间的表现,也像是一个助推器,更加刺激了腾龙系列在亚洲甚至是全世界的热卖。

    耐克公司不是傻子,看到效益,他才会抛出如此巨额的合同,拴住李玉。

    在李玉一连串的活动期间,世界杯三四名决赛已经打完。

    德国最后3:2战胜了乌拉圭,获得了世界杯亚军。

    三四名决赛被戏称为“失败者的游戏”,击败乌拉圭后,德国创纪录的四夺世界杯季军,更成为首支蝉联季军的球队。《体育图片》在德国无缘决赛后安慰球迷,“只要我们战胜乌拉圭获得季军,我们或将复制1970季军争夺战战胜乌拉圭、1974世界杯夺冠的道路!”四年后如何破冰,德国人要走的路还很长、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失败者的游戏”是否仍有存在的必要,球员、媒体、国际足联自然看法不同: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认定比赛“事关荣誉和威望”,对于或许将成为世界杯收官战或有可能争夺金靴的弗兰、克洛泽、穆勒来说事关荣誉,但《泰晤士报》“相信德国和乌拉圭球员宁愿去海滩度假,也不愿去伊丽莎白港踢比赛”的表态很能说明球员的心情,拉姆就没打算掩饰轻视的态度,“算是安慰奖吧,至少能拿块铜牌”,当然很久不知“肉味”的乌拉圭人不这么想,乌拉圭主帅塔瓦雷斯坦承,“或许是鸡肋,但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分钟”!

    “鸡肋”的滋味何如,德国人最为心知肚明。世界杯至今八十载,踢了16场三四名决赛(1930、1950两届没有三四名决赛),德国人独独参加四场独占鳌头,其后是各踢了3场的法国和巴西。“冰河时代”的1934年世界杯首次设立三四名决赛,德国人“光荣”入围,最终在7000名那不勒斯观众的注视下3比2战胜奥地利首次将季军收入囊中,决赛观众人数是多少?50000!

    1958年世界杯,二度参加三四名决赛的联邦德国3比6负于法国金靴方丹领衔的法国,法兰西射手上演了“大四喜”;1970年世界杯,联邦德国再度参加“失败者的游戏”,迈耶、贝肯鲍尔两员大将缺席,奥弗拉特一球击败乌拉圭;2006年世界杯,东道主联手葡萄牙为52000名斯图加特球场的观众奉上进球大餐,若非“小猪”(2球)、戈麦斯、佩蒂特(乌龙)的4粒进球,德国世界杯的入球数极有可能低于“意大利之夏”!

    尽管被视为“鸡肋”,但卸下成绩包袱的参赛队反而屡屡奉献大把入球:自1978年世界杯起的8次季军争夺战共打入33球,场均4.125球!更有波兰3比2击败法国(1982)、法国4比2痛击比利时(1986)、瑞典4球血洗保加利亚(1994)、德国3比1击退葡萄牙这样的名局!当然,德国击败乌拉圭,还维护了欧洲球队近8届包圆世界杯季军的神奇记录(波兰、法国、意大利、瑞典、克罗地亚、土耳其、德国),反应出欧洲球队整体实力的强大

    2002世界杯亚军、2006世界杯季军、2008欧洲杯亚军、2010世界杯季军,德国足球看似光鲜的履历表却有总难捅破窗户纸的尴尬。只能拿金靴、最佳新人这样的安慰奖,不足以抹平德国人无缘大力神杯的黯然,克洛泽就坦承,“得世界冠军,比进球数超过谁更重要”,德国队也早早宣布不会继2006、2008年后再度前往伯兰登堡门前庆祝,为啥?“如果再庆祝,我们只想带着大力神杯!”

    如果考虑到德国队“青年军”的身份,季军的成绩已算的上优秀,毕竟世界杯前即便连德国球迷对这支76年最年轻的“日耳曼战车”也没抱多大希望,《踢球者》世界杯前的民调显示,34%的球迷认为将止步八强、8.6%的球迷认定止步十六强、更有4%的球迷认为“青年队”无法小组出线,几乎接近半数球迷认定德国队无法跻身四强,如今能以强劲火力抢得季军算得上超越期望值。

    前往南非前,拉姆曾向球迷打包票:“这是我效力过的最出色德国队,比2006、2008年都强大”,但依旧重复“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的命运,原因何在?德国副帅弗里克的论调一针见血,“与西班牙相比,我们在技术上差距明显,甚至不在同一档次”。如马特乌斯所言,德国足球强调“整体和精神”,但在技术环节上却始终棋差一招:2002年3r领军的“桑巴军团”有犀利进攻、2006年意大利能将防守发挥至极致、2010年的西班牙则将控球施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德国人半决赛前能有水银泻地的进攻,面对西班牙将依旧重拾两年前的防守反击,无非是信心不足的表现。

    四年后能否破冰,德国业内人士看法出奇一致,前主帅克林斯曼强调年轻球员的成长:“经过两三年磨练的德国青年球员,或许有可能具备实力和机会冲击下一届世界杯”,弗拉克也押宝“青年军”:“逐渐成长起来的年轻球员将是德国足球相当有希望的一代”,有没熟悉的感觉?四年前萨默尔正是这么认为的!“青年军”有值得押宝的资本,但如何夯实足球功底,锤炼出如巴西、意大利、西班牙般的过硬技术功底,才是更值得押宝的环节!

    李玉看完报道,也深知德国青年人成长起来的厉害,再想想未来华夏香港队的问题,他就有些担心了,毕竟归化球员只是一时之举,长远来说还是自身的供给输送才是王道。

    不过,华夏香港自身就有很大的局限性,想要持续的打出好成绩,不投入维持归化模式,也没有其他的出路。

    想多了,李玉就有些黯然神伤,许多事情已经无法再去改变,如果能够为华夏出战多好,可是现实没有那么多的如果,他今后只能代表华夏香港队出战了。
    第(2/3)页